仪表展览网>**访谈>为应对塑化剂支招 不必恐慌注意生活细节
为应对塑化剂支招 不必恐慌注意生活细节
蔡勤仁博士:ZHTC食品**实验室副主任

   塑化剂风波在台湾愈演愈烈,并已经波及到了大陆,塑化剂是如何检测的,老百姓又该如何应对呢,近日,易展仪表展览网采访了ZHTC食品**实验室副主任蔡勤仁博士。

  易展主持人:首先非常感谢蔡博士接受易展的采访,本次由塑化剂引发的一系列食品**事件,已经涉及到了食品、药品还有玩具等方面,我想问下ZHTC技术中心针对这次事件是如何应对的呢?

  蔡勤仁博士:我们首先是高度关注这次事件,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做了一个背景的调查,**方面主要是做了一些技术的储备,第三个是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对产品进行检测工作。

  蔡勤仁博士:我们也注意到,这次事件首先起源于台湾地区,卫生部门在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抽检的时候,发现一种净元益生菌食品,它的塑化剂(我们俗称增塑剂)的含量超出了标准要求,后来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大范围调查,发现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已经波及了台湾地区的很多食品,引发了大规模的召回,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内地有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也在做相关的背景调查,我们在这个基础上组成了一个团队,积极应对这次事件,首先在技术上进行了储备,我们建立了四种检测方法,基本覆盖了食品的大类,包括液体的、粉末的和固体的样品,另外,我们*近因为这次突发事件,我们也接收了一些检验机构、企业、政府部门的委托检验的样品,积极进行检测。

  易展主持人:我想问一下,咱们ZHTC技术中心现在每天接收到的塑化剂检测样品大概有多少?

  蔡勤仁博士:从今天来看,今天大概接收了400至500个样品。

  易展主持人:那想请问一下,现在收到的样品是不是比以前要明显增多呢?

  蔡勤仁博士:对,明显增多,因为这次事件,塑化剂检测的样品比以前增加了许多。

  易展主持人:那送样的企业性质一般有哪些?

  蔡勤仁博士:送样主要是分为三类,很大一部分是政府部门监管(市场监督检查)的样品,另外有一部分是企业自行送样检测,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的样品,还有很少一部分是属于个人委托检验的样品。

  易展主持人:我想了解一下,咱们中心现在能提供哪些产品的塑化剂检测服务呢?

  蔡勤仁博士:我们技术中心自从这件事发生以后就积极应对,目前我们开展的检测方法是非常**的,基本覆盖了食品、食品包装材料的全部大类,如果按照产品来划分的话,就包括了液态样品,比如果汁、奶茶等等;粉末类样品,比如可可粉、咖啡粉,还有一些保健品;固体样品就包括了可直接食用的食品、面包、方便面等。

  易展主持人:我们检测这些样品采用了什么检测方法或者标准呢?

  蔡勤仁博士:关于检测方法,事实上邻苯二甲酸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塑化剂检测方法早已经有相应的国标,也就是GB/T 21911-2008,这是有关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方法,还有一个是关于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方法GB/T 21928-2008,另外我们也参考了欧盟的方法2002-19-EC,还有美国EPA的方法,我们国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采用GC/MS,也就是气质的方法,我们在气质的基础上也开展了气质和串联质谱的方法,也开发了液相色谱的方法,以及液质联用的方法,我们把这所有的方法进行了一个归类,我们就发现基本涵盖了食品的大类以及食品接触材料。

  易展主持人:好的,我想下面一个问题很多企业应该都很关心,我们提供这些塑化剂检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蔡勤仁博士:要进行检测,主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要具备检测能力,需要有相关的检测仪器和人员的配置,**个是要进行检测必须通过国家认监委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条件。

  易展主持人:我想请蔡博士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主要国家对于食品、食品接触材料、药品、玩具、纺织品及其他一些产品对塑化剂的限制要求。

  蔡勤仁博士:好的,塑化剂本身是一种化工原料,在食品中是严格限制使用的,但是,增塑剂普遍使用于包装材料、塑料产品、玩具、服装等,它也能够迁移到食品中,我们国家,以及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对于增塑剂在食品包装材料中迁移是有明确规定的,在食品包材中的迁移量不得超过1.5毫克/千克,在食品中是不得使用的,欧盟等国对儿童玩具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总量要求不能超过0.1%,总体来讲, 我们国家(的要求)跟国际是基本接轨的,但是不够**,有一些方面没有涉及到,比如你讲到的服装、化妆品等,当然,将来这部分会逐渐的完善。

  易展主持人:好的,*后一个问题,也是咱们老百姓*关心的一个问题,应对这些食品**事件,老百姓应该怎么正确地看待和应对呢?我想请蔡博士给我们提一些建议。

  蔡勤仁博士:这类突发性的食品**事件对公众的心理肯定会造成一定的恐慌,但是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要理性的看待这类事件,塑化剂事件与三聚氰胺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有些相似,现在科学实验已经表明,不是说我们一接触到包装材料,或者说接触到增塑剂,就会对人体有害,这也有一个限量的,比如说一位体重60公斤的**,其每天若是摄入的含量低于1.5毫克/千克,那么对人体是无害的,所以大家不要惊慌。**个,大家也可以通过网络和媒体关注相关的信息,例如关注政府在哪些方面做了风险预警,作为普通老百姓,要减少增塑剂对人体的伤害,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注意生活上的一些细节,比如少吃泡泡糖,慎用指甲油,再一个就是慎用塑料制品来包盛食物,特别是热的、油性的食物,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使用微波炉的时候要慎用塑料制品和保鲜膜。另外还有一个我想提醒大家的,如果长期固定食用某种食品的时候,如果对它不放心,*好将它送到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测,确认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易展主持人:好的, 再一次感谢蔡博士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易展的采访,谢谢。

  今天蔡博士侃侃而谈,让我们对塑化剂有了一个更加明确和直观的认识,也让我们知道了如何正确的看待和应对此类**事件,谢谢蔡博士!

  随后,蔡勤仁博士向大家详细介绍了ZHTC开展塑化剂检测所采用的各类先进仪器设备和测试方法,包括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液质联用,以及ZHTC*新引进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等等。

联系人:邱先生
0756-2602272
517211311
Email: yb@yi-z.com
精彩访谈
近期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