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镉超标更需要权威回应

分享到:
点击量: 23634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月14日有媒体报道称,10%左右的市售大米镉超标,可能引发骨痛病。此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记者为此采访了从事这一调查的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的教授潘根兴,他回应说,“不是市场上所有的大米都是这样的,江苏的样品就没啥问题,只能说我们抽查样品的10%存在镉超标,大家不必恐慌”。(《现代快报》2月15日报道)

  天天端的饭碗里居然可能是被污染了大米,而且镉超标的比率达到了10%,专家还说别惊慌。这东西可是吃到肚子里,渗到骨头里,*后疼的是咱老百姓,咱能不惊慌吗?

  专家的话是从科研的角度出发的,其中还有一层含义,是“抽查的样品的10%”存在超标,这个数字只是在学术上考量。但老百姓不是实验室里的小白鼠,如果真吃到了,那可危及健康,不可能把心放在肚子里,只能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的确,如专家所说,城里的市民吃的是“百家饭”,不可能倒霉到次次买来的都是超标米,现在也没出现大量因为吃超标米而患骨痛病的患者。问题是,就算咱都是幸运市民,吃到肚子里的那点镉元素都被好大米给稀释了,市场就可以随意允许被污染的大米流入?这明显是一种侥幸心理和对食品**的不作为。

  退一步说,即使城里人吃百家饭,中不了毒。那么,专家提及的污染区稻农就活该,应该吃污染米?这些农民也是人,更何况,他的还数以千万计!

  10%的超标,在专家眼里不应该引起恐慌,其实,何须10%,即使是1%的污染,也将引起公众100%的恐慌。而公众的恐慌,更在于听不到权威部门的声音。我们不是业内人士,不知道这位潘教授在学界的分量如何,但既然他能公开宣称10%污染的存在,应该有其依据。这样的研究成果不同于谣言,更易让公众困惑和恐慌,这,更需要来自相关部门的权威解释。

  大米是中国大部分老百姓天天都要吃的主食,如果出现食品**问题,应该而且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让我们失望的是,如同三聚氰胺等问题一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来自权威部门的权威解释。

  相关部门反应如此缓慢,不外乎两种可能,一个是问题的确存在,解释起来困难重重,一个是懒政思维作怪,不想惹麻烦。从目前情况看,专家的研究结论有其依据,不是一句“不存在”能够否定的。相关部门需要做的,不仅是就此事给予权威的解释,还需要出台相关的监管措施和稻米的入市规范。哪怕只是给予公众一个先期的解释,也足以消除一定的恐慌。

  其实,类似大米镉超标的问题上,相关部门的解释总是要滞后于公众的期待,而这种滞后,带来的并不是稳定,很可能是事态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就这一点来说,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限定相关职能部门解释的期限,这样,才能消解公众的疑虑与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