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白剂获“缓刑”:为何让人如此纠结

分享到:
点击量: 236029 来源: 网络

  卫生部等多部门3月1日发出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产、在面粉中添加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

  至此,这场争论长达十年之久的“面粉增白剂”存废问题总算有了结果。虽然,这个结果来得何其艰难,来得何其缓慢,来得让人何其纠结,至今还留有一条令人揪心的“缓刑”尾巴,但,为了亿万老百姓身心健康安危的主禁者们,毕竟还是*后赢得了一场“庶民的胜利”。

  回顾这场有关增白剂存废问题的艰难博弈,确实令人有说不出的酸楚,道不完的感慨。过氧化苯甲酰,俗名就是“面粉增白剂”。1986年,时任商业部粮油工业局局长的王瑞元,因看到英国在世界上*早使用面粉增白剂后能使面粉像“雪一样白”,因而在其推动下,商业部在新颁布的小麦粉标准里,允许限量添加过氧化苯甲酰。

  可是后来,王瑞元却成了国内坚决要求禁止在面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的“元老级”人物。原因是他后来到国外考察时,发现挪威已禁用增白剂;1997年,欧盟正式禁用;澳洲和新西兰也随后禁用。因此,看到白得异样的面食,王瑞元都不敢吃,他还特别嘱咐家里的保姆**不能买加增白剂的面粉。

  2010年10月23日,身为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小麦分会会长的王瑞元,在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中公开表示:“增白剂的问题不取消,我死不瞑目。”这位亲手打开潘多拉魔盒者,一直自责“愧对老百姓”。此前,在他的倡议下,**面粉龙头企业先后四次联名写信给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禁用过氧化苯甲酰。随后,国家粮食局也站到了主张禁用者一方。

  然而,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完全由不得开启魔盒者的意愿了。这是因为,由于面粉添加增白剂的“合法化”,不仅给添加剂产业带来了无限生机,随呈方兴未艾之势,目前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多达2400种,产量在710万吨左右,产品销售额约720亿元,出口创汇约32亿美元,而且还由于添加了增白剂而提高小麦出粉率,给一些面粉生产企业带来了不菲的利润。恐怕此即在增白剂存废问题上“争议”多年而未果的症结所在。

  人们注意到,这场关于对增白剂存废的“争议”甚至是“论战”的焦点,关键是增白剂对人的健康有害还是无害。

  “主存者”称,过氧化苯甲酰在小麦粉中的作用主要是加速小麦粉后熟,增白则是次要作用。过氧化苯甲酰可以使面粉变白的原理是:面粉中含微量的类胡萝卜素而使面粉发黄,过氧化苯甲酰可以氧化胡萝卜素的共轭双键使面粉变白。按照批准的使用限量和使用范围,面粉增白剂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并言该结论有充足的科研数据,并且是经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专家组评估后得出的结论,现在除欧盟外,大多数国家均允许使用,甚至有的国家使用量还高于我国现行的允许使用量。

  而“主禁者”则提供了如下可供参考的证据:北京医科大学与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毒理学》中这样写道:“苯甲酰过氧化物与佛波二酯相比,诱导**状瘤的能力比后者弱,但诱导恶性能力比后者明显高。这种致癌物不单纯有致癌作用,同时也具有引发作用……”深圳市食品工业专家刘梅森提出,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分解的苯甲酰、苯甲酸、苯酚等,长期食用含有超量增白剂的面粉,会造成苯慢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