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三氯生”不能“挤牙膏”

分享到:
点击量: 225499

  综合述评: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美国都将三氯生列为对人体有潜在威胁的可疑致癌物;而高露洁全效和佳洁士部分牙膏均被指含有三氯生,而这些产品成分中都未标识。刷牙如同一日三餐,三氯生若真是颗“定时炸弹”,日积月累,风险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国内一家牙膏生产企业主管则称三氯生用在牙膏中一般作为防腐剂使用,是行业里通用的规则。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行规如同乡规民约,它是行内的一些约定俗成或者公认的规则和准则,以约束从业者的行为,引导从业者的作为,保证行业的秩序。按理说,行规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是些正大光明的要求。但在现实中,却有一些行规却是违法违规的,变成了隐秘的“潜行规”、“潜规则”。这些“潜行规”、“潜规则”随处可见,医生拿回扣,老师收红包等等都是。其中,食品、日用品行业“潜行规”、“潜规则”尤其盛行,危害也*大。比如给动物吃瘦肉精,牛奶里添加三聚氰胺,用地沟油炒菜等等,不但危害公众的身体健康,更是重创行业信誉。

  “潜行规”之所以大行其道,它们是一些从业者赚不法财、黑心钱的工具。另一方面则是标准滞后,监管缺失。我国有着庞大的药品食品监管体系,可是****常常“感冒”。目前,国人关于“三氯生致癌”的那点可怜信息还是从国外“捕风捉影”获得,由于监管部门没有出面表态,只有涉事企业的“自证清白”,消费者不辨真伪,只能雾里看花。在真相不明、信息不畅的情况下,消费者如果失去理性,罢用相关产品,势必殃及无辜,误伤一个行业。

  一比多质量报告评论员汪方平认为,根除这类“潜行规”除了行业自律外,政府理应制定明确的行业标准,以“明标准”来挤压“潜行规”的滋生蔓延;监管更要雷厉风行地打击此类不法行径、而不能像“挤牙膏”似的没力度。就三氯生来说,问题暴露之后,监管部门起码该给消费者一个回应。美国食品监督部门开始对“三氯生”进行**性评估,我们难道只能眼巴巴地等着美国的评估结果?

  关乎健康的悬疑,即便是杯弓蛇影,也当“疑罪从有”。三氯生有可能带来健康隐患,就千万不要让它在存疑中继续“潜伏”下去;否则,又会成为又一个三聚氰胺!(文/汪方平)

  作者:汪方平来源一比多质量报告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