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中的隐藏“杀手”

分享到:
点击量: 225893

  食品包装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后一道工序,它起着保护、美化、宣传以及方便食品储藏、运输与销售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由于食品包装中有害物质残留过高,导致食品被污染而引发的中毒事件频频出现,从保鲜膜致癌的争论,到牛奶**包装印刷污染事件,再有沸沸扬扬的苏丹红一号事件……人们对食品**的关注已经从产品本身发展到食品外包装上。

  包装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其在原材料、辅料、工艺方面的**性将直接影响食品质量,继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目前,用来包装食品和**的材料大多数是塑料制品,在一定的介质环境和温度条件下,塑料中的聚合物单体和一些添加剂会溶出,并且极少量地转移到食品和**中,从而造**体健康隐患,PVC保鲜膜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PVC保鲜膜中氯乙烯单体残留量超标;二是PVC保鲜膜加工过程中使用DEHA增塑剂,遇上油脂或加热时,DEHA容易释放出来,随食物进入人体后有害健康。

  双酚是一种普遍应用在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化学物质,在锡罐内涂层粘合剂中也在使用。塑料食品包装中的双酚A在加热后可融入食品,其很可能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德国海德尔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瓶装矿泉水中含有对人存在潜在致命危险的**,这种**是矿泉水在储存过程中从塑料容器那里吸收的,矿泉水储存的时间越长,其毒性就越大。德国海德尔堡大学的威廉·斯托克博士在《英国**化学协会》期刊上说,他对加拿大的地下水和 15 种瓶装矿泉水进行了化学测试,他发现瓶装矿泉水中锑含量超标,这种化学物质是商家用来制造矿泉水瓶*常用的原料之一。很少量的锑就会让人产生不适的感觉,如果大量服用可能引起剧烈呕吐甚至死亡。斯托克博士的研究显示,尽管大多数瓶装矿泉水锑的含量符合健康标准,但是这些瓶装矿泉水被储存三个月以后,其锑含量就超过正常含量的数倍,对人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而过多的摄入锑,则会损坏肝脏功能。

  意大利有关部门在抽样检测后发现某婴儿牛奶中存在微量感光化学物质——异丙基硫杂蒽酮。这种物质本来存在于婴儿牛奶包装盒的印刷油墨中,可能是微量的油墨渗透到婴儿牛奶中。油墨中的苯残留在包装袋中,就有可能引起癌症和血液系统**。

  长期食用“毒包装”中的食物,易患胆结石甚至导致重金属、苯中毒,从超市里的鲜奶、酸奶、豆浆使用的包装袋,各种食用油、碳酸饮料使用的桶,袋装米面所用的编织袋,到方便面、儿童小食品使用的花花绿绿的外包装,都离不开塑料包装。合格的食品包装应起到保护食品的作用,但如果包装物中的重金属、溶剂残留等有害物质渗透到食品中,则可能直接造成消费者的人身伤害事件。

  一些塑料包装袋生产企业为了增加其黏性、透明度和弹性,在生产过程中增加增塑剂和稳定剂。增塑剂含有一种化学药剂,极易渗入食物,尤其是高脂肪食物中,而超市里的熟食恰恰大都是高脂肪食物。塑料稳定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铅,也有毒性,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塑料包装袋中出现的苯超标,主要来自于印刷油墨,特别是油墨所用的稀释溶剂。苯类溶剂的毒性较大,若渗入皮肤或血液会随血液危及人的血球及造血机能,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有关方面必须尽快加强油墨、胶粘剂、复合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生产出**、环保的食品包装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