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细心评估 谨慎扩张

分享到:
点击量: 220851

  **在线据《烟业通讯》报道  由于企业兼并和收购,世界重要跨国**公司从数年前的10家减少为现在的4家——菲莫国际、英美**、日本**公司和帝国**。而据高盛公司分析师分析,如今跨国**公司面临着变四为三的有利时机。它们会继续进行企业兼并和收购吗?

  抓住机遇

  据路透社5月的一篇报道,帝国****执行官艾莉森·库珀表示,公司目前没有任何收购计划,眼下没有适当规模的收购对象,大的**并购已经基本结束了。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4月高盛公司提到帝国***有可能成为下一轮**企业并购的对象时,帝国**股价应声而涨。

  在四大跨国**巨头中,菲莫国际面临诸多竞争挑战,不太热衷于全球并购;由于日本政府的干预,日本**公司显然也不便出头;*有条件的当属英美**收购帝国**这个排行*小的老四了。但库珀似乎对这种说法不以为意,她认为这一猜测是空穴来风,即使确实进行这样的交易也需有第三方介入,那样做不是不可能但难度较大。

  高盛公司之所以排除日本**公司收购帝国**是因为日本政府持有该公司股份,会行使干预权。有消息说日本政府可能会减持日本**公司的股票。据《日本时报》报道,在8月3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民主党总干事冈田克也对外宣称,到2015年为止,将政府在日本**公司的控股比例从50%减至33.3%,政府会广泛征求意见讨论这一事宜。日本政府这一做法是为了筹集今年大地震灾害后重建所需资金,重建筹资总额约为1700亿美元。《日本时报》引用日本**公司发言人的话说,该公司支持政府出售其股票,因为这样可以消除政府对公司管理的一些限制。

  即便如此,**业*近的几个收购行为中就有日本**公司的身影。前不久,日本**公司收购哈格****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格**公司”),后者主要在苏丹和南苏丹开展业务。7月28日,日本**公司在其官方网站表示它已经与哈格**公司达成了协议,收购后者全部的已发行股票,并希望到11月能完成全部收购计划。据了解,哈格**公司是苏丹*大的**加工企业,拥有80%多的市场份额,在南苏丹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日本**公司一位负责人称,这次收购表现出了对两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公司将会进一步扩张,继续巩固自身经济基础,强化其在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上的总体发展战略。

  日本**公司收购哈格**公司这一事例说明:只要有合适的并购对象,并购仍然在当今的国际**界发生,特别是在非洲和中东地区,因为阿拉伯世界改革带来较多的发展机会。

  谨慎出手

  问题是,跨国**巨头对进一步的并购到底有多大热情?

  现在,如果跨国**公司有机会收购一家区域垄断**公司,或一家开发出新分销模式的**公司,或研制出新**替代品且市场前景不错的**公司,它们会更加谨慎,要进行综合评估后才会做出决定。但在多年前,它们根本不需要做这样的综合评估就会把这些企业买到手。如今,跨国**巨头如英美**、菲莫国际,已经在**产业链的终端构建起了自己的分销体系,收购有着自己分销网络的**公司,这意味着能获得其分销网络;而收购聚焦于新科技的**公司,则意味着能得到新的发展机会。

  非洲和中东可以被视为有较多并购潜在机会的地区,那里的竞争强度相对较小,**法规较少。但随着《**控制框架公约》影响力的增强,这些地方的**法规也会逐渐增多。所以,在中东和非洲这些有适合并购对象的区域,好的光景只是暂时的。

  跨国**公司并购热情降低、出手更加谨慎的又一个例子就是今年保加利亚国有**公司私有化进程的一波三折。据报道,今年1月,围绕该公司进行的并购进展良好,有望到年中完成各项工作;2月,多达十几家战略投资公司表示将参与并购活动;3月,保加利亚私有化委员会负责人表示,一旦完成私有化,政府将会获得3亿多美元;4月,形势更加喜人,包括韩国**人参公社、日烟国际和菲莫国际在内的**企业均表示有兴趣竞购;6月,据说英美**、日烟国际和韩国**人参公社都买了和私有化有关的标书文件。但到了7月形势急转直下,先前宣布准备参与竞购的企业仅剩下英美**和两家奥地利企业——CB家族服务公司、BT投资公司,它们是能够满足资格预审的企业。接着,CB家族服务公司退出这个阵营。而英美**于7月29日通知保加利亚私有化委员会,出于战略方面的考虑,不准备参与下一轮的竞购。这些风波,为保加利亚国有**公司私有化进程蒙上了阴影。至8月、9月,事情又有转机,*终由在背后支持BT投资公司的俄罗斯VTB银行以1.00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公司。

  有业内人士指出,保加利亚政府与其一味出售该国**公司,倒不如增加必要投入,充实力量,让这家公司获得重生。保加利亚国有**公司去年净利润为2000万列瓦(约合人民币8902万元),虽然各项指标居于中等水平,但较上年增长幅度较大;去年该公司80%的产品已出口,比2009年的53%有明显增长;尽管其国内市场份额在不断减少,但目前仍占37%。这些趋势表明,该公司吸引的更应该是国内企业而不是跨国**公司。另据8月8日保加利亚财政部公布的一份报告,**行业是该国经济涨势较强的少数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