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为何要提“无公害”

分享到:
点击量: 220919

  什么是无公害烟叶?

  2001年,国家局科教司提出开展“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研究”的打算后,许多烟叶产区积极参与,认为这是实现烟叶生态科技化,提高产区烟叶竞争力的大好机遇。但是也有人不解,吸烟是公认有害健康的,为什么又提出了“无公害烟叶”?

  面对这些疑问,首先要区分以下三组基本概念。

  区分一:“公害”与“无公害”

  所谓“公害”指的是对公众健康有害,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有不利影响。而“无公害”则刚好相反,指对公众和生态环境无不利影响。

  区分二:“公害”与“本害”

  拿**来说,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由自身生理代谢所产生的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合物,如TSNA、苯并芘、去甲基烟碱等被称作“本底有害物质”,简称“本害”。这些物质不是人为造成的,通过人为的农业措施难以消除,一般来说不属于农业生产上“无公害”问题的研究内容。在农业上研究“无公害”,主要是减少或消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和农业产品增加的外来危害和潜在危害;在工业上,主要通过开展降焦减害研究,采取新技术、新方法或新材料,降低**本身的有害成分。

  区分三:“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研究”与“无公害烟叶”

  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无公害烟叶”是一个陌生而又似乎有些矛盾的词。为了避免误导消费者,行业一般不提“无公害烟叶”,而提“无公害(的)烟叶生产”。同时要正确认识到,“无公害”并不等于零危害,而是把有“公害”成分控制在一定的限量标准之内。

  从笼统的“吸烟有害健康”到具体的“尽量少地让吸烟危害健康”,其间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开展“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研究”。这主要指,在烟叶生产过程中,研究关键技术或集成已有成果,消除“公害”源,或使人为的环境污染减少到*低限度,使生产的烟叶除了“本害”外没有更多附加外来有害成分。研究强调的是烟叶的无公害生产,而不是“无公害烟叶”;突出的是对生产过程的技术研究,即符合烟叶无公害农业生产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研究,至少要基本保证烟叶生产过程洁净、卫生,无毒、无污染,符合无公害的要求和标准。因此严格来说,称作“烟叶的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或农业上称作“无公害的烟叶生产”不易产生误解。

  市场呼唤无公害烟叶

  既然无公害烟叶并非“零公害”,那为什么还要花大力气发展生产?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多样化,回归大自然,消费无公害农产品,已成为新时期消费的潮流和市场走向。在我国大中城市进行的调查表明,100%的被调查者都希望所吃的粮食和蔬菜中不存在有毒物质,79%的消费者希望购买无公害农产品。

  同样,我国烟叶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这就对烟叶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制品始终是备受社会关注的商品,吸烟与健康的问题一直是个倍受关注的话题,许多国家把其划为食品类或准食品类,要求更加严格。因此,作为**行业自身,对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控制框架公约》签署以后,世界上的**制造业对烟叶原料的诚信度和来源要求也越来越高。**生产企业要求烟叶产地在提供原料时,还必须提供烟叶的详细资料,包括烟叶产地的生态环境,主要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烟叶中农药残留量以及使用的各种生产物资是否符合卫生条件等;WHO规定,只有“检测和报告**产品成分”的**产品才能进入国际市场。近年来,世界*大的**制造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向环球、德孟,大陆等,跨国**经营商提出要求,在所有供应给菲?莫烟叶的原料产地,必须推行良好农业措施(GAP)管理方式,建立烟叶质量跟踪系统,否则菲?莫公司一律拒绝接收和使用。在全球工农业快速增长的大环境下,大量的工业废弃物、污染物和农用化学物资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农田污染情况严峻,农产品质量因此受到影响甚至较大程度的污染,因食用被污染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屡见报端。烟叶虽然不是直接食用产品,但其生产过程也影响着农业环境,反过来其**质量又受到所处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所以,国家局科教司司长王彦亭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曾提出,我们开展烟叶“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也是出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考虑,选择烟叶生产的*适宜种植区,提倡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逐步增强人为的自然控制作用,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尽一定的义务。

  烟叶及其产品是我国**行业出口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创汇额不断增加。随着海外贸易的拓展,以环境标志为代表的无公害贸易这一非关税壁垒正在构筑,并且已经给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带来很大影响。在**方面,农药残留量指标是各国在**制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内容,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中农药残留量的*大限量法规,烟叶农残问题将会成为外商关注的一个问题。王彦亭司长曾在一次**病虫害防治网络工作会上指出,“我们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除了给烟叶、**进出口带来障碍,还会引起社会对吸烟与健康关系问题新的纠缠”。

  有资料显示,国内外市场上无公害农产品的价格高于一般农产品,甚至会高5%-20%以上,而且市场需求旺盛。显而易见,发展无公害烟叶生产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市场发展前景。目前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西部自然资源优势与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烟叶生产,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既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人,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提高烟叶的市场竞争力。

  开展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研究,表示了我国**行业对人类环境问题高度负责的态度,有助于树立我国**行业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提倡**的无公害生产,就是提倡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消费观念,新的与环境共处的依存关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综上所述,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研究项目的开展是必要的,应该受到重视。国家局于2002年便组织实施了有关“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研究”方面的科技开发项目,旨在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量,控制农业环境污染,提高烟叶质量和**水平。

  无公害烟叶的生产前景

  近年来,**绿色农业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有县、乡、村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1200多个,生态农业县覆盖面积达1000万公顷。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树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为无公害烟叶生产发展创立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近两年,****行业已建立了10个标准化示范县、3个科技示范县,另5个科技示范县也在建设中,有的标准化烟叶基地和科技示范基地就建立在国家认证过的无公害果树或无公害蔬菜或其他无公害农作物产地范围内。

  在烟叶标准化县和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中,**行业非常重视生态科技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把烟叶生产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国外跨国**经销商已在云南陆良布点、示范、推广GAP烟叶生产管理模式,并取得很好效果。这些工作都为开展无公害烟叶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给无公害烟叶生产创造了条件,具体工作中将培育“绿色环保烟叶”品牌,提高烟叶的质量和**性,给国产**中的每一缕**,提供拥有**品质的前提保证。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研究是在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的,广阔的市场需求将有力地推动无公害烟叶的生产发展,未来市场将是“无污染”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