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是一个过程

分享到:
点击量: 222012

  PM2.5,一直是近来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无论是微博上,还是人们口中,都少不了关于空气质量的讨论。笔者认为,关注PM2.5是必要的,但也要理性对待,将重点聚焦在如何解决问题上。PM2.5标准的实施,需要一个过程,而真正有约束力的,来自于每一公民的自觉行动。

  首先,每个国家实施PM2.5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先来看美国,美国在1987年开始采用PM10空气质量标准,在基本解决PM10问题之后,于1997年发布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这期间,经历了10年时间。在美国,一般是先定达标标准,然后再让各地建立监测站点,因为PM2.5的监测设备很贵,站点的更新也是逐步的。

  从设定标准到具体实施,也需要一个过程。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环保部门的网站上,对于PM2.5标准的制定过程有非常详细的备忘录,美国早在 1994年就宣布要增加PM2.5的指标。1994—1996年间,开了多次研讨会,在1996年底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期间共接了1.4万个电话,收到4000封电子邮件、5万份书面或口头意见,而且多次通过听证会、会议、电视节目征求意见。经过这番意见征求,终于在1997年9月16日发布了PM2.5的标准。但在那时,尚未展开**的PM2.5监测,直到1999年各州才陆续开始,2000年PM2.5监测才实现常规化。澳大利亚在2001年开始考虑,并在2003年制定了PM2.5的非强制标准,并且至今仍未推出强制标准,这期间一直在做大量的监测和基础研究工作。

  中国PM2.5标准实施的*后期限拟为2016年,“实施”的含义应该是指开展常规检测并公布结果。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我国延后几年“实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再来看热议的PM2.5标准。自从美国于1997年率先制定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以来,许多国家都陆续跟进将PM2.5纳入监测指标。按理说,制定标准所依据的科学研究结果相同,各国的标准理应一样。然而,标准的制定还需考虑各国的污染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一个空气污染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制定极为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只能成为一个华丽的摆设。根据美国癌症协会和哈佛大学的研究结果,世界卫生组织于2005年制定了PM2.5的准则值。世卫组织同时还设立了三个过渡期目标值,为目前无法一步到位的地区提供了阶段性目标,其中目标—1的标准*为宽松,目标—3*严格。标准的宽严程度基本反映了各国的空气质量情况,空气质量越好的国家就越有能力制定和实施更为严格的标准。中国的PM2.5标准拟于2016年生效,虽然比美国落后了一二十年,但和欧盟的2015年生效相比,也不算太晚。

  其实,更重要的约束力,并不是PM2.5的标准值或执行时间,而是来自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我们监测、关注PM2.5的*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如果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那么热议、监测PM2.5又有何意义?PM2.5的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汽车排放的尾气、工厂散发出的挥发性的氮氧化物、燃烧石油产品的废气,这些都是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涉及多方的复杂问题,政府的监管、企业的自觉甚至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是不能忽略的因素。空气和环境问题是一个全民问题,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从现在就行动起来,减少开车出行,减少吸烟,减少焚烧垃圾的话,在一片蓝天下自由地呼吸清新空气将不会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