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仪器稳定质量堪忧 暂无法深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分享到:
点击量: 198458

  由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办,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大学、深圳市科技**委员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福田区人民政府、深圳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承办的“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光学精密检测与科学仪器”高层论坛昨天上午在深圳举行。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有效支持明显不足

  圆明园可通过数字重建、敦煌壁画有其无损分析体系、唐代公主李倕的冠饰可利用虚拟技术呈现……昨日,记者从“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光学精密检测与科学仪器”高层论坛了解到,目前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中运用到专业科学仪器和技术装备已越来越广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文化遗产科学认知和科学保护整体水平还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研究和保护的总体形势严峻,缺乏统一组织实施的多学科、多技术的科学系统工程;我国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与保护的科学理念和科学化水平亟待提高,诸多共性、关键科学与技术难题尚未解决;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研究与保护的装备总体落后,科学技术的有效支撑明显不足。

  文化遗产保护召开 多名专家共同探讨关键技术问题

  4月7日上午,“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光学精密检测与科学仪器”高层论坛在深圳五洲宾馆拉开帷幕。本次论坛针对目前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研究和保护的总体形势严峻等一系列问题,邀请了近二十位两院院士以及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文物保护、考古学及博物馆的知名专家学,共同探讨我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仪器科学与技术装备研究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

  论坛在“国家文化科技**工程”的总体部署下,积极参与即将启动的“国家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认知和保护研究”的重大专项计划以及国家其他相关重大专项计划,通过“政-产-学-研-用”结合贯通的途径切实推动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研究与保护仪器装备的发展,提高文化遗产科学认知和科学保护整体水平。

  国产仪器稳定质量堪忧 深入沟通推动实质性转型

  工程院院士金国藩介绍,在其实践经历中,国外的设备或仪器稳定性、精密度更高,中国更多是制造出许多“貌似”的仪器,但可靠性和稳定程度却不高。“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经费,但却难以做出耐用、可靠的机器,为此我感到心寒”,他建议应该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工程化的开发,且不忽略产业化的策划,特别要精心于一些核心部件,如照相机CCD等技术的研发,“太过依赖其他国家技术,一旦失去支持就全变‘瞎子’”。

  论坛上,各位专家各抒己见,对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相关科学技术的国际发展趋势为导向,将文化遗产保护上升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对产业实质性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深入了解我国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对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仪器装备的具体需求,加强国内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专家与相关技术科学领域专家的沟通有着重大意义。工程院院士叶声华表示,此次论坛加强了国内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和科学仪器领域专家的交流,对文化遗产产业实质性转型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