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价值近百万元的泥石流监测仪器,由北京空运至双流机场,然后运往映秀,安装在红椿沟,监视泥石流。这样,映秀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地红椿沟,就有了人工监测、仪器监测的双重“守望”。
8月14日和8月17日凌晨,红椿沟泥石流两次从山里冲出来,均堵塞岷江,造成重大险情。专家称,映秀红椿沟泥石流有300万方左右。目前仅冲下了100多万方,剩下的泥石流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因强降雨而暴发。
沿着红椿沟向上400米,记者在一处农房前找到了一顶小小的军绿色帐篷。两名四川华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监测员马继和邓浩,还有两名映秀特警中队的民兵陈先学和杨怀志,他们就是泥石流监测点的监测员,已经在此驻守了两天了。
监测点帐篷门口的写字板上写着:“8月21日白天,水位略微上升,变浑浊,H1滑坡零星落石,无其它异常”。简单的文字,就是监测员人工监测的内容,然而其中学问可不小。“降雨量达到30毫米,是泥石流发生的一个临界值。”马继说,雨量增大,会让水流变大,监测员就会格外警惕,然而水流突然变小,甚至断流,就要更加警觉,因为此种情况表示有地方被堵塞,水流在被蓄积,很容易形成泥石流。同样,水流变浑浊也要特别留意,因为那表示有松散体正在被水流侵蚀,稳定性被破坏后也会形成泥石流。
除了看水流,还有就是要听声音。在红椿沟两边,不断有石头撞击声传来,时常惹得监测员探出头去看。一旦听到连续的撞击声,监测员也要发出预警。
肉眼观测外,监测点还有一套泥石流次声波报警器。这套仪器大约有微波炉大小,有一个话筒式的接收器,专门接受泥石流产生的次声波。“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只能用仪器来监测。”马继告诉记者,除了次声波监测仪,还有很多科学设备正在被运到红椿沟。届时,除了两台泥石流次声波报警器,在红椿沟两边的山上,将会安装6个雨量自动报警仪,在降雨量达到临界值时立即报警。同时,沟内还将安装一个视频装置,对沟内需要重点监测的物源进行监测,发现异动立即报警。所有这些设备收集的信息都将由一套汇总分析的控制系统来接收。
成都水文地质中心副主任许向宁**工程师称,尽管设备在技术上较先进了,但仍不能代替监测人员,所以现在监测人员还是24小时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