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纤维纺织业,从棉纱到终端产品的加工过程,或多或少变得异常复杂起来。这主要基于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多种多样,几乎所有纤维纺织生产过程都对环境带来影响。随着全球变暖的呼声此起彼伏,生态友好型纺织品日益受到青睐,人们把目光从款式逐渐移向生产,从识别加工方法到行业的规范和是否与环境相协调上来。人们使用各种手段维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其中*典型的是利用网络,网络教会了人们用怎样的方法来识别纺织品的生态性,即称之为“生态韵律”,并建立了相关网站,利用网络工具加大宣传力度。
国际上对纤维纺织业带来的污染越来越达成共识,即每一种纺织品都应该披露生产过程中的排污量和排污方式,表明对环境造成了哪些危害等等;若有某种危害,生产某种产品的部门又是怎样在改进。倘若不能避免生产带来的危害性,那么是否能用另一种方式来替换原来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被称之为“生态足迹标准。如今,这样的标准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
与之相对应,生态韵律学就是企业利用自身技术和公众网络对所有生产的纤维纺织产品进行评估。这种损害评估基于四个单位,这些环境单位是通过纤维纺织产品生产过程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是以环境影响单位分数所决定的。例如,是否利用了可再生资源生产聚酯。高分为环境影响严重,低分为环境影响小或无影响(如纺纱使用的水资源)。而公众网络则是把纤维纺织业生产的重要环境因素列为观察企业是否属于生态友好型的标准,如水耗、能耗、污染、非再生性资源等等。评估的结果还要结合产品,用可视的方式公之于众。对环境影响很大的产业将直接引起公众警觉。此外,用纤维纺织出来的每一件服装、每一公斤棉纱都要打分,甚至在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洗涤次数也要打分,包括服装的耐久性也成为重要因素之一。耐久性未达标产品将标高分值。
目前,这种生态足迹和生态韵律学标准被看作*具有科学依据,*彻底的*完整的纤维纺织业环保标准。而其中使用的工具也顺应了反映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并且它因简单易懂,使用方便而受到推崇。不仅如此,生态韵律已成为环保人士采取行动的工具,也成为商家的锐利武器,还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依据。与之同时,这样的环保要求也有利于促进厂家改善整个生产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