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二五”船舶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分享到:
点击量: 206740

“十一五”是国内船舶工业迅猛发展的五年,船舶产业规模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差评技术及综合竞争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行业在主流船型、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科技**取得重大突破,主要船用设备本土化配套能力及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造船周期明显缩小,经济运行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造船大国。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造船完工量达到了6560万载重吨,跃居****,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3.6%,完成工业增加值1662亿元,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4%,实现销售收入超过6000亿元,船舶出口额突破400亿美元.
  尚普咨询机械行业分析师指出: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造船大国。但国内船舶工业在高速发展之中也存在很多的矛盾及问题。其主要有:**能力不够,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集中度比较低,生产效率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船舶配套业发展落后,海洋工程装备发展步伐缓慢。我国船舶工业整体水平和实力与全球造船强国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据尚普咨询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船舶工业用钢市场深度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十二五”时期,国内船舶工业将进入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也对船舶工业**做强提出更紧迫的要求。船舶产业不仅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重重的挑战。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船舶工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我国船舶工业仍将处于成长期,产业基础更加雄厚,依然具有劳动力、技术、资本、市场等综合比较优势,我国船舶工业将会再上一个新台阶;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全球造船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而先进造船国家加强技术封锁,不断构筑技术壁垒,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及原材料和设备价格波动加大等等因素也将制约着国内船舶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