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原因 (一)发射电路部分 1.电源电压E过低 2.闸流管或可控硅导电时,内阻太大。 3.触发波重复频率太高或闸流管的负载电阻R太大,使发射电路中电容C不能充电至电源电压E。 4.电容C漏电 5.谐振式发射电路中,谐振频率与探头的自然频率偏离太大。
(二)接收电路部分 1.电子管或晶体管衰老。2.电子管或晶体管工作点(偏流或偏压)不在*佳点。 3.电源电压低(滤波电容漏电) 4.调谐回路调乱,放大频率与发射频率不一致。
(三) 超声波探伤仪 探头部分 1.晶片的灵敏度低(发射及接收的灵敏度的乘积低)。 2.晶片的自然频率与发射频率或放大频率不一致。3.晶片的银层脱落 4.保护膜片磨损。 5.保护膜片与晶片之间的油层流失(有的探头保护膜与晶片直接粘合)。 6.吸收块阻尼太大。 7.晶片的阻抗与探头引线的阻抗不匹配(如用低阻抗的电缆线连接高阻抗的石英晶片)。 8.探头在超过其居里温度的高温工作物上探测效率低。 9.探头线及插座头接触**。
(四)示波管部分 1.偏转灵敏度低。 2.加速极电压过高。
二、检查方法 (一)检查发射电路 1.用万用表测量超声波测厚仪电源电压是否过低 2.用万用表测量闸流管(可控硅)的屏(阳)极电压的平均值是否偏高或偏低 3.检查电容C是否漏电 4.用脉冲示波器(或用外差式波长计)测量发射波的频率是否符合。用试块检查时,将探头放在试块上,是荧光屏上有反射波,调整发射电路中线圈L的铁心,是反射波*高
(二)检查接收电路 1.测量各级电压是否正常。 2.检查调谐频率及放大倍数,有以下几种方法:(1)将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接在接收电路的输入端,将电压表接在检波电路的输出端,改变高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输出电压不变),记下电压表的数值。电压*大时的频率应与发射频率符合,并记下放大倍数。如频率偏离过大,则需调整探伤仪各级线圈。 (2)将探头放在试块上,使荧光屏上有反射波,用示波器观察各级屏极(或集电极)的波形是否**比**大(从前级往后级),如有**波形不够大,说明该级有问题。 (3)放大电路如系单调谐,将探头放在试块上,调各级线圈的铁心,使反射波*高。 3.检查电子或晶体管是否衰老。 4.调整工作点(电子管的阴极电阻、晶体管的射极电阻及基极分压电阻)。5.检查调谐线圈是否霉断。
(三)检查探头部分 1.首先用良好的探头探测,如 探伤仪 灵敏度提高了,说明原探头有问题,需换新。 2.如晶片退化,可重新电极化,有的仪器有极化插座,将探头插在插座上,开机通电十分钟即可。如无极化插座,在探伤仪内部示波管的高压回路中,引出适当电压即可。钛酸钡的极化电压为每毫米2000伏,锆钛酸铅为每毫米4000伏。晶片初次极化时,将晶片夹在夹具中,并侵入盛有变压器油的容器中,并将容器放在电炉上,加温至居里温度(钛酸钡120℃,锆钛酸铅300℃)后接通电压,20分钟后切断电炉电源,使变压器油自然冷却至室温时,将高压关掉即可。 4.晶片的压电性能可用简单的方法检查,即用高灵敏度的电子管电压表检查,将地线一端压在晶片的一端,将表棒稍用力压晶片的另一端,看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是否大,如不偏转或偏转甚小,则压电性能不好。
(四)检查示波管部分 1.检查示波管的偏转灵敏度 将电压表跨接于垂直偏转板,正表棒接示波管的第7脚,负表棒接第8脚,开机后记下扫描线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并记下电压表的数值,然后调节仪器面板上的垂直位移电位器W,使扫描线向上,移动A毫米,若此时电压表指示电压的变化为B伏特,则偏转灵敏度=A/B 毫米/伏 正常偏转灵敏度为0.35~0.54毫米/伏,若所得之值比正常值小的多,则应换新管。 2.检查加速极电压 示波管的偏转灵敏度与加速极电压成反比,若加速极电压过高,应减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