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变压器低压侧绕组直流电阻超标处理

分享到:
点击量: 214804 来源: 宝应佳特高压电器设备厂

  摘要:与200 MW发电机组配套的240 MVA主变压器,低压侧绕 组直流电阻超标。为消除这一缺陷,在预防性试验时,测量绕组直流电阻,根据测量数据, 绘制跟踪曲线。曲线的变化情况,定期对软连板进行拆卸打磨,**变色油膜,降低接触电阻。消除直流电阻超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电力变压器;直流电阻;软连板

  240 MVA主变压器系20 MW机组出口变压器,额定电压15750 V,低压侧额定 电流8798 A。绕组直流电阻测量是预防性试验和检修的主要项目,国标规定绕组直流电阻测量不能超过三相平均值的1%,由于该类型变压器容量大,铁芯和线圈采用三芯五柱结构, 绕组直流电阻测试稳定时间久,难度大,取值困难需要采用精度高、性能好的专用仪器测量。

  四川宜宾发电总厂黄桷庄电厂的2台240 MVA主变压器,在试验中就出现了低压侧绕组直流电阻,分别超过标准,现就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有关参数

  21号主变压器,在1999年规范性大修中,低压侧绕组直流电阻测量数值列于表1。

  

 

  进行历史数据追踪分析,有关参数列于表2。

  

 

  将绕组的线电阻换成相电阻

  

 

  *大值a相

  

 

  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值2%。

  2参数分析

  从下图绕组直流电阻变化趋势及结合历年测试数据可看出

  

 

  1998年至1999年7月,误差直线上升,从1999年2月至1999年7月仅5个月时间,上升率 220%,变化陡度大。决定对21号主变低压侧绕组直流电阻进行处理,寻找原因及故障部位。

  3处理情况

  从结构上看,由于工作电流大,低压绕组在内部连线采用的焊接,只有引出线至引出导管下桩头电极间,每相将引出线4块软连板(分左右两边各二块)用4颗螺丝与导管下桩头电 极相连接。处理时,需放油位至连板以下,将密封孔打开作检查。

  打开后,可见软板与导管下桩头电极结构如图2。

  

 

  直观检查,可见A、B、C三相镀银薄板边缘有明显变色发黑痕迹,A相尤为严重。

  A相左、右镀银薄压板边缘变色发黑长度大于100 mm,拆开连接螺丝后,发现软连板与镀银 薄板间大部充满黑色油膜,薄压板边沿有明显过热发黑变色齿痕。

  B相,右侧镀银薄板边缘整个变色,下方有20 mm变黑,拆开连接螺丝后,在镀银薄板与软连 板间充有黑色,发黄油膜。B相左侧较好,未见异常。拆开连接螺丝后,镀银薄板与软连板间也有少量油膜,但未变黑。

  C相,右侧镀银薄板下方有30 mm长边缘发黑,在镀银薄板与软连板间四周有变色油膜,左侧镀银板上方有15 mm长边缘变色,拆开后,发现镀银薄板与软连板间也有一定量的变色油膜。

  软连板与引出导管下装头电极间直流电阻值测试(使用仪器,QJ44电桥,单位 μΩ),其结 果列于下表3和表4。

  

 

  

 

  处理恢复后测线圈电阻值于表5。

  

 

  从处理情况可看出,低压侧引出线套管下桩头电极与线圈引出线软连板每侧采用四颗螺丝固定。软连板采用多张铜片,镀银焊接、表面进行了打磨,其平面受其加工方法的限制,精度不高。连接后,其接触面必然存在一定的间隙。当变压器充满油时,其间隙也被变压器油和空气泡填充。在运行中,由于温差的变化,金属的热胀冷缩作用,使得填充的变压器 油产生化学变化,形成夹板间的黑色油膜,并导致原有的接触电阻值增大。又因8 798 A大 电流的集肤效应,使夹板间薄压板边缘过热、发黑,甚至产生锯齿状的边痕现象。

  黄桷庄电厂22号主变,也发生了低压侧直流电阻超标,拆开软连片,发现类似情况,程度比 21号主变轻。处理前直流电阻误差1.2%,处理后合格。

  20万机组配套主变压器,每年都有定期的预防性试验,绕组直流电阻测量是其主要项目。针对测试数据,绘制跟踪曲线,根据曲线变化情况,定期对软连板进行拆卸打磨,**变色油膜,降低接触电阻值。并防止因接触电阻增大后,其误差值的组合平衡掩盖接触面电阻值增大,而带来接触过热,继而引发变压器事故。

  生产厂家也应根据这一情况,改进生产工艺、材料使用、接触面精加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检修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