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中全会与环保产业相关的改革

分享到:
点击量: 196967 来源: 珠海市德莱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下午在京闭幕,会议公报也随即发布。此次会议就**深化改革问题进行研究,对中国未来十年的改革规划出清晰的路线图。本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公报中多处强调“生态文明”,生态环保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注的一大重点。
 
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研究院从“转变政府职能”和“市场化”两个角度,对公报文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研究院:
 
转变政府职能 形成有效的服务型政府
 
转变政府职能,形成有效的政府治理。政府转变职能的方向是服务型政府,即政府采购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相应的财权,建立匹配的事权财权制度,更好的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即“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就环保产业而言,政府采购环境服务,是采购社会企业所提供的环境服务,是政府实现机构改革和促进经济转型的具体手段。
 
其他相关政府文件也相继提到政府采购,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明确要求“政府可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购买公共服务”。“383”方案提出“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
 
在市政污水处理领域,基于日渐成熟的收费机制,以BOT、TOT、DBO、委托运营等模式开展环境服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内环保企业的选择。以采购服务为切入点,有利于打破一段时间以来资本驱动特别是政府主导投资带来的相关市场垄断。
 
在政府的其他环境责任中,如土壤、生态修复等,环境服务效果虽然较容易界定,但由于责任主体即谁是环境服务合同的甲方尚不明确;支付体系不健全,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领域以收费机制支撑采购,但在更多的环境治理修复领域,还没有稳定的付费采购体系;项目融资结构不健全,依靠地方财政或企业短期信贷、资本金,不是长久之计。这些问题阻碍了相关领域的环境治理进度,由于这些问题都没有可以照搬的经验,都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摸索完善。因此,我国《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初步计划选定在土壤、河流和生态修复等多方面进行政府采购服务试点,即合同环境服务试点。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刺激环境服务需求大量释放
 
公报中提到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就环保产业而言,应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的现代市场体系。
 
原建设部于2002年12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开启了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大门。以水务、固废处理为核心的市政公用行业得以快速发展,供水、污水处理及回用、污泥处理处置、垃圾焚烧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完善,BOT/TOT等商业模式**快速发展与推广环境服务提供商在水务等领域市场化的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提供商已逐步成熟起来,可以为后续市场化体系的完善提供支撑。
 
在后续的十年甚至更长期内,环境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侧除了污水处理、污泥**处置、大气污染防治、城市垃圾处理等污染防治领域外,还包括市政管网、环境监测、环境修复等业务的产业化释放。从国家已经采取的相关措施如优先在监测点位与污染源数量多、环境监测任务量重的区域开展社会化监测试点;逐步将污染源监测等向市场放开,拓宽社会化监测机构服务市场等措施中,可以看出环境监测服务等领域推向市场化运营的产业化释放潜力是巨大的。
 
                                  (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研究院行业分析师赵喜亮)
 
其他媒体观点
 
中国网:划定生态红线 改革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环所所长潘家华表示,把生态文明制度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列入三中全会的文件中,这是**次明确提出划定生态红线。公报还强调改革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潘家华认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们的管理体制不应该是行政性的、简单的、命令式的管理体制。
 
中国证券报:深化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改革
 
此次全会公报里提出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生态文明领域的全新词汇。**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表示,现在土地和矿产资源都是国有,但全民所有在操作层面反而会使权责不清,因此有待进一步深化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改革。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囊括土地、水、山林、矿产等定价制度,但是在很多领域自然资源价格无法反映价值,因此亟待通过深化资源品价格改革,来实现市场在生态文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关键词:环保,环保产业,环保行业,水行业,水处理行业
来源:中国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