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的原理和使用

分享到:
点击量: 170243 来源: 上海凌仪实业有限公司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波长区域在近紫外区。其分析原理是将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的蒸汽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发射光谱被减弱的程度,进而求得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它符合郎珀-比尔定律 
A= -lg I/I o= -lgT = KCL 
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发射光强度,T为透射比,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由于L是不变值所以A=KC。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使用:
电子计算机技术引入原子吸收光谱仪后,性能较好的仪器一般都由微机来控制操作,但由于仪器的型号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尽一致。现以美国ATIUNICAM公司生产的Solaar-929型原子吸收光谱仪为例,介绍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使用方法。  
1. 打开主机,计算机进入Windows窗口,选择Solaar-929光标连续压两下,进入此页面,进入Spectmeter中的Lamp,设定所需用的灯及灯电流,进入element,选择要分析的元素。  
2. 点灯,然后到Action中的Setup optics设定光路,进入System,选择要用火焰还是石墨炉。  
3. 输入Calibration参数。  
4. 如用石墨炉,则需要输入炉程序及自动器参数。  
5. 进入Sequence输入程序。  
6. 点火,优化气体流量,撞击球及火焰头位置。  
7. 石墨炉则要优化炉头位置及自动进样器位置。  
8. 选择Action中的Analyse进行分析。  
9. 分析完毕到File中选Save存数据并打印结果。  
10. 退出Windows,关机、关气、关水。
以上是 原子吸收光谱的原理和使用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