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量和计量的概念
1、量: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
2、计量: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1)活动——包括科学技术上的、法律法规上的和行政管理上的活动。
(2)计量在历史上曾称为度量衡,所用的主要器具是尺、斗、秤。
二、测量的概念
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涵义解释如下:
1、强调的是一组操作或一套操作,意指操作的全过程,直至给出测量结果或报告;从明确定义或被测量开始,包括选定测量原理和方法、选用测量标准和仪器设备、控制影响量的取值范围、进行实验和计算,一直到获得适当不确定度的测量结果。
2、该组操作的目的在于确定量值,这里没有限定测量范围和测量不确定度。
3、计量与测量的区别
(1)计量不同于一般的测量。
(2)计量既属于测量又严于一般的测量:狭义地认为:计量是与测量结果置信度有关的、与测量不确定度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规范化操作。
三、计量的对象
1、几何量计量
通常称为长度计量:其基本参量是长度和角度(平面角和立体角),以及由它们导出的圆度、锥度、粗糙度、渐开线和螺旋线等一些工程参量。
2、温度计量
利用各种物质的热效应,研究测量温度的各种技术:主要包括:高温、中温、低温、比热容、热导、热流、热图象等计量的研究。
3、力学计量
主要包括:质量、容量、密度、力值、压力、力矩、机械功率及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表征材料机械性能的硬度等技术参量。
4、电磁计量
分为电学计量和磁学计量:
电学计量——直流计量和交流计量;
磁学计量:磁场强度、磁通、材料磁性特性计量等。
5、无线电计量——电子计量
主要参量:频率、电压、功率、衰减、噪声、失真系数、调频度、波长、相位移等。
6、电离辐射计量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放射性核素单位时间的衰变数,即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测量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射线转移出来的能量以及被物质吸收的能量。此外还包括中子源强度、中子注量和中子剂量的研究。
7、时间频率计量
时间频率计量的主要任务:建立时间频率基准,进行量值传递,编制有关时间计量的检定系统、规程。
8、光学计量
光学计量包括:广度计量、辐射度计量、色度计量、光学材料的光参数计量、光探测器计量、成像系统及光学元件参数计量等。
9、声学计量
声学计量可以分为两类:无源的计量(如对机械振动产生的声音所进行的计量);有源的计量(如对电声换能器产生的声信号所进行的计量)。在声学计量中,声压、声强、声功率是三个重要的基本参量。
10、化学计量
分为物理化学计量和分析化学计量两部分。
物理化学计量主要包括:研究特性参量的计量单位,建立计量基准、标准,发展物理化学特性标准物质,研究精密测量方法等。
分析化学计量主要内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定义、复现和保存,研究化学成分标准物质,研究精密度的分析测量技术,分析仪器的计量性能及其检定和校准等。
四、计量的内容
通常可概括为六个方面:
1、计量单位和单位制;
2、计量器具(测量仪器),包括实现或复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基准、计量标准与工作计量器具;
3、量值传递和溯源,包括检定、校准、检验和检测;
4、物理常量、材料与物质特性的测定;
5、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与测量理论及其方法;
6、计量管理、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
五、计量的特点
可以归纳为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和法制性。
1、准确性: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性。
2、一致性:在计量单位统一的基础上,无论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计量器具,以及由何人测量,只要符合有关的要求,其测量结果应在给定的区间内一致。测量结果应该是可重复、可再现(复现)、可比较的。
3、溯源性: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量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使所有的同种量值都可以按照这条比较链通过校准向测量的源头追溯。也就是溯源到同一计量基准,使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技术保证。
4、法制性:计量必需的法制保障方面的特性。
注: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操作,一般不具备、也不必具备计量的四个特性。
六、计量的作用与意义
1、计量与科学技术
门捷列夫所说:“没有计量,就没有科学。”
2、计量与生产
世界发达国家都把**的原材料、先进的工艺装备和现代的计量检测手段,视为现代化生产的三大支柱。
计量被喻为:“工业生产的眼睛”。
计量检测则是产品质量的基础。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磬:“离开了准确计量就谈不上**质量管理”。
计量测试也是产品增值的重要部分。
计量在自动化技术中的价值越来越大。
计量工作是企业计控自动化、信息化必要的技术基础。是企业自动化、信息化建设重要的顶梁柱。
3、计量与国防:计量对于国防,特别是**技术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4、计量与人们生活:“计量——你身边的科学。”
![](/Content/images/news/yzcod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