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温试验箱板式换热器故障处理

分享到:
点击量: 221894 来源: 广东越联仪器有限公司

  板式换热器常见故障处理

  板式换热器具有传热系数高、压降小、结构紧凑、质量轻、占用空间小、面积和流程组合方便、零件通用性强、可选择材料广以及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机械、冶金、石油化工和船舶等领域,并成为城市集中供热工程中的主导换热设备。为了保证板式换热器的正常运行,延长关键部件(如板片、胶垫)的使用寿命,了解掌握板式换热器出现的故障及其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 板式换热器常见故障

  1.1 外漏

  主要表现为渗漏(量不大,水滴不连续)和泄漏(量较大,水滴连续)。外漏出现的主要部位为板片与板片之间的密封处、板片二道密封泄漏槽部位以及端部板片与压紧板内侧。

  1.2 串液

  主要特征为压力较高一侧的介质串入压力较低一侧的介质中,系统中会出现压力和温度的异常。如果介质具有腐蚀性,还可能导致管路中其它设备的腐蚀。串液通常发生在导流区域或者二道密封区域处。

  1.3 压降大

  介质进、出口压降超过设计要求,甚至高出设计值许多倍,严重影响系统对流量和温度的要求。在供暖系统中,若热侧压降过大,则一次侧流量将严重不足,即热源不够,导致二次侧出温度不能满足要求。

  1.4 供热温度不能满足要求

  主要特征是出口温度偏低,达不到设计要求。

  2 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2.1 外漏

  2.1.1 产生原因

  ①夹紧尺寸不到位、各处尺寸不均匀(各处尺寸偏差不应大于3 mm)或夹紧螺栓松动。② 部分密封垫脱离密封槽,密封垫主密封面有脏物,密封垫损坏或垫片老化。③ 板片发生变形,组装错位引起跑垫。④在板片密封槽部位或二道密封区域有裂纹。实例:北京、青海和新疆等地的多个热力站均采用饱和蒸汽作为一次侧热源供暖,由于蒸汽温度较高,在设备运行初期系统不稳定的情况下,橡胶密封垫在高温下失效,引起蒸汽外漏。

  2.1.2 处理方法

  ① 在无压状态,按制造厂提供的夹紧尺寸重新夹紧设备,尺寸应均匀一致,压紧尺寸的偏差应不大于±0.2N (mm)(N。为板片总数),两压紧板间的平行度应保持在2 mm 以内。② 在外漏部位上做好标记,然后换热器解体逐一排查解决,重新装配或更换垫片和板片。③ 将开换热器解体,对板片变形部位进行修理或者更换板片。在没有板片备件时可将变形部位板片暂时拆除后重新组装使用。④ 重新组装拆开的板片时,应清洁板面,防止污物粘附着于垫片密封面。

  2.2 串液

  2.2.1 产生原因

  ① 由于板材选择不当导致板片腐蚀产生裂纹或穿孑L。②操作条件不符合设计要求。③ 板片冷冲压成型后的残余应力和装配中夹紧尺寸过小造成应力腐蚀。④板片泄漏槽处有轻微渗漏,造成介质中有害物质(如C1)浓缩腐蚀板片,形成串液。实例: 某铝业有限公司硫酸系统中1台板片材料为254 SMo的BR03板式换热器,在运行5个月后出现冷却水侧碳钢接管腐蚀泄漏,酸液泄漏到了冷却水侧。检查发现板片酸液进口处和导流区域有严重的腐蚀及开裂 现象。现场分析发现,系统运行温度、流量和浓度等工艺参数均超出设计条件,使用温度远超出材料的适用范围。采用饱和蒸汽作为一次侧热源的板式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板片腐蚀,导致产品串液。 这是 由于蒸汽温度较高,设备运行中很容易造成橡胶密封垫在高温下失效,引起蒸汽外漏并在二道密封区域急速冷凝。随着外漏的不断进行,冷凝残液越聚越多,局部形成cl质量浓度较高区域,达到破坏板片表面钝化层的腐蚀条件。同时,由于此区域板片冷冲压形成的内部应力较大,在表面钝化层被破坏的情况下,内部应力作用导致应力腐蚀的发生。几种常用板片材料耐Cl腐蚀的能力见表1。

  2.2.2 处理方法

  ① 更换有裂纹或穿孑L板片,在现场用透光法查找板片裂纹。②调整运行参数,使其达到设计条件。

  ③换热器维修组装时夹紧尺寸应符合要求,并不是越小越好。④ 板片材料合理匹配。

  2.3 压降过大

  2.3.1 产生原因

  ①运行系统管路未进行正常吹洗,特别是新安装系统管路中许多脏物(如焊渣等)进入板式换热器的内部,由于板式换热器流道截面积较窄,换热器内的沉淀物和悬浮物聚集在角孑L处和导流区内,导致该处的流道面积大为减小,造成压力主要损失在此部位。② 板式换热器**选型时面积偏小,造成板间流速过高而压降偏大。③ 板式换热器运行一段时间后, 因板片表面结垢引起压降过大。实例:2000年我厂为提新疆用户提供了BR10型板式换热器,用于水一水换热的集中供热系统,一次供水设计温度为130。 C。在换热器设计选型时,传热导数偏高,接近5 500 w/(rn ?K),而实际应在3 500 w/(rn ?K)。同时,设计单位在水泵选型时流量余量又偏大,造成换热器二次侧介质板间流速超过1 m/s,实际运行压降在0.2~0.3 MPa,使得二次网水力平衡严重失调。

  2.3.2 处理方法

  ① **换热器流道中的脏物或板片结垢,对于新运行的系统,根据实际情况每周清洗一次。清洗板片表面水垢(主要指CaCO。)时,选用含0.3 氨基磺酸溶液或含0.3 乌洛托平、0.2 苯胺、0.1硫氰酸钾的0.8 硝酸溶液作为清洗液,清洗温度4O~6O℃。不拆卸设备化学浸泡清洗时,要打开换热器冷介质进、出口,或安装设备时在介质进、出口接管上安装DN25清洗 口,将配好的清洗液注入设备中,浸泡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残留酸液,使pH≥7。拆开清洗时,将板片在清洗液中浸泡30 min,然后用软刷轻刷结垢,*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清洗过程中应避免损伤板片与橡胶垫。若采用不拆卸机械反冲洗方法,应事先在介质进、出口管路上接一管口,将设备与机械清洗车连接,把清洗液按介质流动的反方向注入设备,循环清洗时间1O~1 5 min,介质流速控制在0.05~0.15 m/s。*后再用清水循环几遍,使清水中Cl质量浓度控制在25 mg/I 以下。

  ② 二次循环水*好采用经过软化处理后的软水,一般要求水中悬浮物质量浓度不大于5 mg/L、杂质直径不大于3 mm、pH≥ 7。当水温不大于95℃时,Ca 、Mg 浓度应不大于2 mmol/L;当水温大于95|C 时,Ca 、Mg 浓度应不大于0.3 mmol/L、溶解氧质量浓度应不大于0.1 mg/L。

  ③对于集中供热系统,可以采用一次向二次补水的方法。

  2.4 供热温度不能满足要求

  2.4.1 产生原因

  ① 一次侧介质流量不足,导致热侧温差大,压降小。② 冷侧温度低,并且冷、热末端温度低。③ 并联运行的多台板式换热器流量分配不均。④换热器内

  部结垢严重。

  2.4.2 处理方法

  ① 增加热源的流量或加大热源介质管路直径。

  ② 平衡并联运行的多台板式换热器的流量。③拆开板式换热器清洗板片表面结垢。

  3 结语

  分析归纳了板式换热器运行中*常见也是*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并对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对板式换热器的设计者和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冷凝水管的设计

  通常,可以根据机组的冷负荷Q(kW)按下列数据近似选定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

  注:

  (1)DN=15mm的管道,不推荐使用。

  (2)立管的公称直径,就与水平干管的直径相同。

  (3)本资料引自美国“McQUAY”水源热泵空调设计手册。

  风机盘管机组、整体式空调器、组合式空调机组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必须及时予以排走。排放冷凝水管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事项:

  •沿水流方向,水平管道应保持不小于千分之一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

  •当冷凝水盘位于机组负压区段时,凝水盘的出水口处必须设置水封,水封的高度应比凝水盘处的负压(相当于水柱温度)大50%左右。水封的出口,应与大气相通。

  •为了防止冷凝水管道表面产生结露,必须进行防结露验算。

  注:

  (1)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时,一般可以不必进行防结露的保温和隔汽处理。

  (2)采用镀锌钢管时,一般应进行结露验算,通常应设置保温层。

  •冷凝水立管的顶部,应设计通向大气的透气管。

  •设计和布置冷凝水管路时,必须认真考虑定期冲洗的可能性,并应设计安排必要的设施。

  •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DN(mm),应根据通过冷凝水的流量计算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生0.4kg左右冷凝水;在潜热负荷较高的场合,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生0.8kg冷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