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 和 纸 板 耐 折 度 的 测 定

分享到:
点击量: 214938 来源: 济南日高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纸 和 纸 板 耐 折 度 的 测 定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56261978《纸——耐折度的测定》中的MIT方法部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MIT耐折度测定仪测定纸和纸板耐折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小于1.00mm的纸或纸板。

 2 引用标准

     GB/T 450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

  GB/T10739 纸浆、纸和纸板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

 3 术语

  耐折度是指纸或纸板在一定张力下能随往复135°的双折次数,以往复折叠的双折次数或按以10为底的双折次数对数值表示。

 4 仪器

  耐折度应用符合下列要求的MIT式耐折度测定仪进行测定。

4.1 可调节弹簧张力的夹头,弹簧张力4.9114.72n。每加9.81n的张力,弹簧压缩至少17mm

4.2 折叠角度135°±2°,折叠速度175±10/min

4.3 折叠头的宽度为19±1mm,折口的圆弧半径0.38±0.02mm

4.4 折叠头夹缝的距离为0.250.500.751.00mm

4.5 折叠头旋转偏心引起的张力变化不大于0.343N(35gf)

4.6 弹簧张力杆摩擦力不大于0.245N(25gf)

4.7 仪器各折叠头应和主机进行精密的配合,不得偏斜错位。

 5 取样及处理

  GB/T 450规定取样,把所取试样放在符合GB/T10739规定的大气条件下处理平衡后切取宽15±0.1mm,长度不小于140mm的纵、横向试样至少各10条,并在该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

 6 试验步骤

 6.1 校准仪器水平,调节所需的弹簧张力并固定。常规试验选用9.81N弹簧张力,根据要求也可采用4.91n14.72n弹簧张力。选择试样厚度所需的折叠夹头。将试样垂直地夹紧于折叠头两夹具间,松开弹簧固定螺丝,观察弹簧张力指针是否在所需的位置上,如有位差再重新调整。启动仪器,开始往复折叠式试样折断。应注意一半试样先向正面折叠,一半试样先向反面折叠。读取折断时计数器的指示值。计数器消零,进行下一试验。

6.2 重复上面的试验程序,纵横各测试10条试样。

6.3 分别计算各测定值的双折次数平均值或以10为底双折次数对数值的平均值。

 

7 试验结果(10为底双折次数对数值)的精密度

 

7.1 重复性(同一实验室):耐折度值约为1.5时,重复性约为8%,耐折度值约为3.5时,重复性约为2%

7.2 再现性(实验室间):耐折度值约为1.5时,再现性约为10%,耐折度值约为3.5时,再现性约为4%

7.3 如不严格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规定,有可能达到上述两倍的误差。

 

8 试验报告

 

  a. 本国家标准编号;

  b.根据需要分别报告纵、横向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或变异系数。计算结果对数值修约至二位小数,双折次数修约至整数;

  c. 试验所用温湿度条件;

  d. 试验所用弹簧张力;

  e. 试样有无分层现象;

  f. 试验所用的仪器型号;

  g. 任何与本标准方法有偏离的情况。

 

       A

MIT耐折度测定仪的维护与校准

(补充件)

 

A1 弹簧张力的校准:用质量为1kg的专用砝码放在张力杆上端的托帽上,张力杆被压下,调节指针对准张力标尺9.81N刻线,再分别用质量0.51.5kg的专用砝码校准4.9114 .72N两个点,记下4.91N14.72N处的差值,以便使用时修正。

A2 折叠头旋转偏心引起张力变化的校准:将适当厚度具有一定强度的纸条夹于夹头上,如做耐折度一样,应用9.81N张力或试验所用的张力,缓慢旋转折叠头整个一周即一个往复,观察弹簧位移变化,准确至0.1mm,其位移变化所指示的力不得大于0.343N(35gf)

A3 弹簧张力杆摩擦力的校准:用加砝码的方法测定弹簧张力杆的摩擦。在9.81N或试验所需要负荷张力下,在托帽上加砝码,以可观察指针位移时的砝码质量表示摩擦力,不得大于25g(相当于0.245N)

A4 经常用不掉毛软织物擦折叠头圆弧处,以保持洁净。

 

               B

报告以10为底双折次数对数值耐折度的理论分析说明

(参考件)

 

  耐折度测定值波动*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耐折应力仅施加到非常小的纸面上,折断就发生在这一点的纸面上,而不是象正常的张力测试那样断裂发生在试验纸条*薄弱点上,因此耐折度值波动很大。此外耐折试验是一种累积操作,在试验点的强度是以近似于指数关系降低。因此对于两个在测试点具有近似抗张强度,在折叠过程中强度损失相同的试样会给出非常不同的耐折次数。遗憾的是过去一直用双折次数表示耐折度。而以10为底双折次数对数值表示耐折度提供了一个误差较少,更为真实的结果。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天津市造纸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维玲、张景彦、高蕊。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7-06批准

1996-04-01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