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水产品监管体系中HACCP应用的探讨-ATP荧光检测仪技术文章
进口水产品监管体系中HACCP应用的探讨-ATP荧光检测仪技术文章
进口水产品监管体系中HACCP应用的探讨-ATP荧光检测仪技术文章
1 前言
由于受环境污染、非法添加物泛滥等多方面的影响,进口水产品不**性正逐渐增大,以山东省进口水产品检出问题为例,自2004年以来,每年进口水产品检出问题数量和检出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详见图1), 2008年山东省进口水产品18120批次,检出问题3028批,同比2007年增长了132.56%。长期以来,我国对进境水产品都实施先通关、后检验的模式(尽管新的食品**法规定了先通关后检验,但具体实施还需要一定时间),即进口水产品通关运往目的地后,存放于备案冷库或出口注册企业自属冷库中封存待检,等检验检疫合格后再加工、销售或使用。这一监管模式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检验检疫部门对通关后的水产品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仅仅依靠企业的自觉诚信和有限的检验检疫人员监管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在检验检疫过程中,部分收货人处于利益等各方面原因,往往在未完成检验检疫之前,就擅自将货物进行加工、销售等处理,达不到有效监管;另一方面进境水产品实施属地检验检疫管理制度,入境流向的水产品一般由口岸运往目的地,再由目的地检验检疫机构对产品实施检验检疫,在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口岸和目的地检验检疫机构都缺少对产品的监管,形成监管过程的真空,达不到严密监管的效果,给偷货换货、夹带走私等违法行为提供了生存空间。由此可见,完善进口水产品监管模式,实施进口水产品的有效把关,提高进口水产品**质量变得至关重要。
图1 近年来山东省进境水产品检出问题数量及检出率
2 HACCP体系概述
HACCP的理念是在1971年美国国家食品保护会议上被**公布,目标是确保食品的**性,当前这一体系已经被国际上公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控制食品**的体系[1]。与其他控制体系不同的是,HACCP 体系的特点是以事先预防为主,事先根据风险分析识别出危害,识别关键控制点并进行控制,从而将可能发生的食品**危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目前这一体系应用于食品生产环节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很多,张健等人研究了HACCP体系在我国水产加工中应用[2],吴伟研究了基于HACCP 系统的乳制品**控制体系[3],另外HACCP体系在管理学上也有所应用,刘国辉等人将HACCP工作原理应用到入境废旧物品的检验检疫监管过程中[4],赵艳艳等人研究了HACCP体系在我国冷链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和优化[5],但在进口水产品监管过程中的应用尚无相关报道,笔者根据HACCP体系的特点和7个相关原理,将 HACCP提出的预防性思维应用在进口水产品监管过程中,从监管流程入手分析监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对食品**构成威胁的危害,找出其中的关键控制点,并对关键点予以控制,在危害发生前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危害带来的损失,而不仅仅通过*终的检验来保证进口水产品的**。
2 监管流程的HACCP分析
2.1 进口监管流程
我国进口水产品的监管可以分为单证审核、现场查验、冷库存储待检、物流运输监管,拟制证稿等环节(见图2),一般报检的水产品由口岸局对产品实施检验检疫,入境流向的产品则在口岸验证后,转往产品的*终目的地,由目的地所在的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在检验检疫未完成之前,产品需封存在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存储冷库中待检。
图2 进境水产品监管流程图
2.2 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确定关键控制点是HACCP 的核心,如果CCP 确定过多,会增加工作量,过少将导致影响食危害环节未全部识别。对进口水产品监管来说,其问题本质就是一个风险事件,特别是随着进境水产品贸易形式的多样化复杂化以及水产品不**性的提高,监管风险也越来越大,这种风险也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才能加以识别和控制,关键控制点也需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手段加以判断。
在进口水产品的各个监管环节中,有些环节可以由类似于企业SSOP程序的方案解决,其风险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学习交流、现场监管等方式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不作为关键控制环节,只有对整个监管体系起这重大作用的环节方可作为关键控制环节。经分析(见表1),我们认为在上述各个监管环节中,冷库存储待检和物流运输监管为监管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即CCP点。
表1 进境水产品监管过程风险分析工作单
风险分析工作单 | |||||
检验检疫流程 | 潜在的风险 | 风险是否显著 | 判断依据 | 采取何种监管措施控制 | 是否是关键控制点 |
单证审核 | **及不规范报检单据 | 否 | 加强检验检疫审单人员的培训可避免 | 按照总局、省局的 相关规定严格执行 | 否 |
现场查验 | 货证不符、走私夹带、腐败变质、短重缺货等异常现象 | 否 | 监管人员现场实施查验,危害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 监管人员现场监管 | 否 |
异地运输 | 私自改变运输路线,偷货换货等违规现象 | 是 | 缺少对运输过程的监管,形成运输过程中的真空 | 加强对运输路线和 运输状态的监管 | 是 |
封存待检 | 未经检验检疫就擅自将货物移运、加工或销售,造成监管工作的被动 | 是 | 缺少对产品存储场所的监控手段。 | 加强对存储单位出入库货物的监管 | 是 |
拟制证稿 | 证稿信息错误 | 否 | 加强检验检疫业务人员的培训可避免 | 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进行操作 | 否 |
2.2.1冷库存储待检的风险描述与确定
按照目前我国有关法规的要求,进境水产品通关后需存储在备案冷库中封存待检,等检验检疫结果合格后才允许加工、销售和使用。由于进口商已经不需要在检验检疫办理其他一些通关手续,因此检验检疫机构相对也缺少一个对通关后产品的有效控制手段,如果在水产品存储待检期间擅自被移运或销售,将直接影响到问题产品的追溯、召回等一系列后续管理,可能会出现进境水产品“管不住”、“管不好”的问题,容易形成产品的“失控状态”,造成监管工作中的极大被动,因此加强对备案冷库的管理,实现进口水产品进出库管理清楚,是我们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到位的一个体现,也是进境水产品监控环节的一个关键控制点。
鉴于这一关键点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对产品存储场所的监管和对产品的流向控制上,因此,利用先进的管理程序,加强检验检疫和存储冷库之间的联系,是降低这一环节风险行之有效的方法。
2.2.2 物流运输的过程风险描述与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进境水产品实施属地监管,入境流向的水产品由目的地局实施检验检疫,在产品由口岸运往目的地的过程中,口岸和内地检验检疫机构对产品运输过程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这就形成一个监管过程中的“两不管”地带,可能会导致偷货换货、擅自更改目的地等违规现象发生,从而与我们提出的严密监管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这一环节也被确定为关键控制点。
这一环节的风险主要表现在运输过程监管的过程中,因此,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完善运输过程的实施监管,是降低这一环节的有效手段。
3 关键控制点应对措施
3.1 封存待检环节应对措施
对于进境水产品在备案冷库中封存待检环节,一是对备案冷库的备案、管理等文件进行规范,明确备案冷库的申请、考核、备案、管理等工作程序,加强存储库的软件管理;二是开发一套备案冷库核销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备案冷库的电子监管,设置一道电子闸口,实现进出库产品的电子核销,在没有得到检验检疫机构的电子指令之前,货物不得随意出库,从而使进口水产品在未完成检验检疫之前始终处于监控状态。
3.2 物流运输过程
为加强物流运输监控,总局开发了重点敏感监控系统,并作为总局“大通关研究与开发”的子课题,于2004年8月立项“集装箱GPS全程监控系统”(课题号2004IK129-X),这一系统在我局开展了试点运行工作,产品以进境水产品为主,通过对集装箱加施GPS电子锁,实现对运输路线的全程动态监管,这一课题成果能够有效的弥补产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监管真空,实现了时时监管、严密监管的目的。
图3 GPS定位监控系统工作原理图
4 小结
在进境水产品的监管过程中,抓好运输过程监管和存储冷库监管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两个监管环节的分析与管理,填补了我国进境水产品监管体系在风险分析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进境水产品监管的风险分析正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实践应用阶段,进境水产品检验与监管工作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新阶段。运输过程GPS电子锁监管能够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擅自更改路线、偷换货等问题,实现产品的动态严密监管;存储冷库电子数据监管能够使货物在完成检验检疫完成之前,始终处于检验检疫部门的监控之下。
HACCP体系已经在食品加工行业开展了广泛的应用,但在进口监管模式中应用尚属**,通过对进口水产品监管工作流程进行分段分析,*终确定两个关键监管点,在对监管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监管的措施,*终实现管得住、管得好的工作目标。
转自食品伙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