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原理在甘薯种植过程应用的探讨-ATP荧光检测仪技术文章

分享到:
点击量: 195538 来源: 上海乐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HACCP原理在甘薯种植过程应用的探讨-ATP荧光检测仪技术文章
HACCP原理在甘薯种植过程应用的探讨-ATP荧光检测仪技术文章
甘薯粉丝是我国主重要的出口食品之一,仅秦皇岛辖区年出口量就达17000多吨。而对作为粉丝的主要原料—甘薯淀粉的**卫生控制是检验检疫部门的重中之重。甘薯是出口粉丝的原料作物,出口种植基地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为出口粉丝的原料质量奠定了基础。HACCP原理是食品加工从农场到餐桌的**控制理论,是以科学为基础通过系统研究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已为国际所认可。通过对特定危害及其控制措施进行确定和评价,确定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确保食品的**。
近年来,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出口中国农产品主要的技术壁垒或障碍就是农药残留问题,然而,在食品加工企业所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中,都是把原料验收作为关键控制点控制,加强对原料验收检测,或要求提供合格单或持有卫生许可证或信誉良好的供货商购货等手段进行源头控制。然而,合格的原料是种植出来的,并不是加强验收就可以得的,原料的生产是关键,如何将生产原料的“源头”控制好提供合格原料才是目前十分迫切的问题。
甘薯种植的基本情况
甘薯属旋花科,甘薯属,多年生或一年生的蔓生性草本植物,甘薯的应用部分是块根也叫贮藏根,甘薯块根既是贮藏养分的器官,又是重要的繁殖器官。块根是蔓节上比较粗大的不定根,在土壤的光、温、水和肥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长成。甘薯块根多生长在5~25厘米深的土层内,很少在30厘米以下土层发生。块根通常有纺锤形和圆形等几种形状。薯皮基本色有白、黄、红和紫色等,薯肉基本色有白、黄、红或带有紫晕,薯肉里胡萝卜素的含量影响肉色的浓淡。甘薯是重要的淀粉原料作物,具有保健功能好,转化利用效率高的优势。甘薯21世纪*理想的食物之一,种植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在世界粮食生产中甘薯总产排列第七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2年世界甘薯总种植面积为976.5万公顷,总产量为1.36亿吨,平均鲜薯单产13.9吨/公顷。我国的甘薯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62% 和84%,平均鲜薯单产19.0 吨/公顷。 随着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愈显不足,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甘薯投入少,产出多,单位面积可食用的干物质居各种作物之首。
种植流程及说明(以秦皇岛地区为例)
1、备耕1.1施底肥:由于红薯一般多种植在沙薄地上。因此必须施足底肥,提高地力,使红薯获得高产。一般以亩施土杂粪5方左右,磷酸二铵25公斤、硫酸钾25公斤为宜。
    1.2整地:红薯是块根作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通气性好的环境里。深耕能加厚土层、改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薯块膨大。深耕的深度一般以30厘米为宜。
1.3起垄  甘薯主要是起垄种植,垄作优点是,比平作栽培增加地表面积,增大受光面积,增加土体与大气的交界面,昼夜温差大,且有利于田间降湿排水。在起垄时要尽量保持垄距一致,如宽窄不匀会造成邻近的植株间获得的营养不同,造成优势植株过分营养生长,而弱势植株可能得不到充分的阳光及养分,生长不匀影响产量。
2、育苗选苗  2.1选种 甘薯生产应尽量采用同一品种和种苗质量一致,当不同品种或优劣种苗混栽时,极易导致减产。
2.2壮苗  要用壮苗,剔除弱苗,壮苗与弱苗的产量可相差20~30%。因为壮苗返苗快,成活率高,长出的根多、根壮,吸收养分能力强。要求薯苗粗壮,有**,节间不太长,无病虫害症状。薯苗长度一般要达20~25厘米,具有六个展开叶较好。
2.3育苗 培育壮苗必须采用薯块育苗,一般在插植前100天,选择大小适中(单薯重以200~300克为宜)、整齐均匀、无病虫、无伤口、薯块作种。先在1米宽的苗床排种育苗,当薯块长出的薯苗长度达25~30厘米时,即进行假植繁苗,并在假植苗节数达到6~10个节位时进行摘心打顶促分枝。在计划种植前5~8天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嫩苗壮苗,当薯苗长度达25~30厘米时,应及时采苗种植。强调剪采**段嫩壮苗作种苗,剪苗时应留头部5厘米内的数个分枝,但不可留得过长,从新发苗,如此循环剪苗。
2.4**杀虫  **:主要目的是预防因病害而造成老小苗的发生。方法是采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把薯苗基部6~8厘米段浸泡10~15分钟。 杀虫:杀灭种苗虫源,可用乐果等杀虫剂先喷杀准备采苗的甘薯田地,种前,可用乐果500倍液浸甘薯藤的头部1-2分钟
3.田间管理 4.1栽秧:选择壮苗以水平浅栽法栽植,秧苗头向东南、顺风向栽植,防止风刮伤秧苗。以埋土1.5-2寸深,地上露3-4片叶为宜。栽秧时浇足水,并及时补苗保证全苗。
3.2早中耕、勤除草及前管理。中耕可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消灭杂草。红薯是耐旱作物,前期一般不应多浇水,但遇土壤过于干旱可浇小水。长蔓品种在茎蔓长到1尺左右时摘心,促使茎蔓粗短、分枝多,对增产有一定效果。
    3.3中期控蔓:在7-8月份是高温多雨的季节,茎叶生长快,而薯块膨大慢,所以应以控为主,防止茎叶徒长。长蔓品种亩喷多效唑2-3次,短蔓品种如茎蔓也旺可适量喷施。人工提蔓即是将茎蔓提起后,放回原处,不使茎叶损伤、翻转、有防止茎节生长不定根,控制茎叶徒长的作用,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3.4后期管理:在8月份以后,雨水浇少,常发生干旱,影响薯块膨大。浇水可防止茎叶早衰、促使薯块膨大。对于叶色过黄、茎叶早衰的地块可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公斤,作为催薯肥,对增产有一定的效果。此期是薯块膨大期,喷施红薯膨大素,能增加根对肥料的吸收、缩短间节长度、增加叶片厚度及绿素含量、诱导营养物质向薯块转移、加速薯块膨大。亩喷施2次,间隔15天可增产10%以上。
3.5适时收获,因红薯无一定收获期,可在如何获得*大效益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情况适时收获,但要注意不能过迟避免受冻害,降低品质。
利用HACCP原理对关键环节进行控制的措施
作为甘薯种植中对消费者的危害主要是农药残留,按照HACCP理论,考虑甘薯**、卫生等内在质量的决定因素,分析危害的生产步骤主要是.种植地块的选择、甘薯品种的确定、田间管理的农药使用。在对关键环节进行控制中,不论是选择种植地块实行轮作倒茬还是选择高抗病品种,或进行生物脱毒育苗或控制农药使用等都全部是控制甘薯病虫害的发生。只有实施合理的土壤轮作才能提高甘薯秧苗的抗逆性能,减少和降低农药和生长促进剂的使用,同样应用高抗病品种,或进行生物脱毒育苗技术亦能降低农药使用量,达到控制甘薯农药残留的危害。
1.实施合理的土壤轮作制度 目前,许多地方的甘薯多种在干旱、土层薄、肥力低的差地,有些地方则是连年种植甘薯,土壤得不到轮作和休闲,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生严重,造成甘薯低产劣质的原因之一,只有通过增使农药减少损失提高产量,但做成了农残超标,**品质严重不合格。实施合理的土壤轮作制度可明显降低病虫害发生。如实施水旱田的轮作可防治甘薯象鼻虫。与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轮作4-5年,是减轻甘薯茎线虫病*有效措施。
2.选用高抗病的品种和采用甘薯脱毒育苗技术 良种是增产的内因,高产**的关键。高产抗病的良种,在生长期间就可以减少农药和各种**的用量,达到**的目的。脱毒甘薯是采用“组培育苗”的技术,进行茎尖脱毒后繁育薯苗将甘薯内的病毒**出来,并培育出无病毒的甘薯秧苗,恢复优良种性,提高产量和品质。
3.严格病虫害防治用药 农残控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99号《国家命令禁止使用的农药》、我国农药残留国家标准和出口国家农产品农残检测标准为依据,。严禁过量或滥施农药。坚持以防为主,生态防治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在甘薯种植中实施HACCP管理应注意的事项
1.种植者或种植基地管理者应加强重视,建立切实可行的HACCP管理体系并严格落实,确保甘薯块根的**品质,在甘薯生长种植期间有很多的阶段需要使用农药,严格控制用量和不用禁用药是对操作者的必备的条件之一,对操作者的定期进行培训,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尤其是防病治虫环节的农药使用规定也是有效的措施。
2.扩大种植规模,实施种植基地模式,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ACCP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在建立相关的基础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提高相关人员对关键控制过程的监视和检验。 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技术资源,对轮作倒茬和统一使用优良品种等关键控制点的操作具有实际的意义。
3.实施标准化操作,建立种植基地的GAP ,统一农药进货途径、严格控制使用农药的种类和采收前使用的时限,建立田间档案,准确、及时地记录田间管理活动,包括病虫害测报、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情况。在实行批次管理的基础上,收获的甘薯应每批标记批号,达到溯源的目的。
 转自食品伙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