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关键靠政府:“中国城市供水应建立政府主导下的专业化运营管理体系,‘甩手’给市场是要出问题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饮用水**教研所教授张晓健日前在出席2014华衍水质论坛暨水专项课题研讨会时表示,当前国内供水行业正在遭受两端挤压。一方面,我国水源不同程度受到污染,短期内水质难有根本性的改善;一方面,新的水质标准要**得到执行,公众对水质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
供水***临哪些挑战?
水源不再**,水厂硬件跟不上,新国标实际达标率不高
张晓健表示,我国供水水源以地表水为主,但是目前地表水水源有1/3不能稳定满足水源地水质标准。他解释说:“可能多数时间是合标的,但难免会出一些问题。”
住建部2009年针对水质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全部公共水厂中,原水水质不能稳定达到水源地水质标准的水厂有2566个,涉及供水规模1.47亿吨/天,涉及人口1.9亿。“重点城市水源达标率总体上在下降。城市规模越大,饮用水源区域大,保护难度大,水源污染也就相对更为严重。”张晓健说。
而在供水设施方面,硬件也不“给力”。自来水厂升级改造滞后的问题非常突出。据张晓健介绍,国内供水企业仍以常规处理工艺为主。“传统工艺的去除对象为粘土类颗粒物和病原微生物,对溶解性污染物去除能力有限。”
相关统计显示,供水深度处理工艺虽然在国内得到迅速推广,但整体比例仍然偏低。2009年,应用深度处理工艺的有43个水厂,2012年,增加至96个水厂。相对于4000多个水厂的总量,这一进展堪称“龟速”。
与此同时,水厂设施老化的问题也很严重,众多“90前”水厂面临严峻挑战。比如,福建省有八成的供水水厂是2000年前建成的,一半左右在1990年前建成的。“按原标准建设的水厂不能满足水源水质恶化和水质提高的要求。”张晓健说。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提出106项指标,已于2012年开始**实施,目前的执行情况如何?张晓健的回答并不非常乐观:“企业和地方自报合格率高,但实际水平偏低,同时缺乏有效监管和必要的水质信息公开。”
如何应对供水高风险?
中央要加大监管力度,地方要落实监管任务
污染事故频发威胁城市供水**,这是对地方政府的严峻挑战。对此,张晓健表示,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都要有所作为,“中央是加大力度,地方是落实任务”。要加大中央政府的供水**监管力度,落实地方政府作为确保饮水**行政责任主体的监管任务。
首要紧迫的任务是加快推进水质信息公开。“这项工作很紧迫,力求真实、准确。”张晓健表示,同时要加强科学引导,正面回应公众对水质的质疑,变压力为工作的动力。
其次是加大更新改造力度。他建议对因为水源污染造成出厂水不达标的,增设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环节。“如果是管理的因素,则要限期整改,并且通报惩处。”
第三,针对环境污染高发的态势,要加大应急供水能力建设。现实的因素是我国处于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产业布局和水体污染风险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消除。供水企业必须面对突发污染的威胁,加强风险管理和应急能力建设,包括水源水质风险分析、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应急处理设施、应急预案等。
政府主导 专业运营
深化供水体制机制改革是关键,建立区域性自来水公司,发展政府向企业购买公共服务
“实际上*大的问题还是体制问题。”张晓健并非单纯地反对市场化,而是强调要明确供水具有保障民生的市政公用事业属性,要明确政府主导下的专业化运营管理体制和产业发展政策。
港华集团**副总裁孙云峰表示,谁来提供供水服务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还是机制管理的问题。孙云峰说,监管缺位是*大问题。“虽然我国有市政公用事业管理的意见,但在市场化过程中,不同地方政府在监管意愿和水平上的差异较大。”
在他看来,市场化和水质事件并没有直接关系。“反倒是很多国有的供水企业普遍存在冗员、资产陈旧、运营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
针对供水运营管理机制建设,张晓健表示,首先,要打破基于地域的市场分割,建立大市场的区域管理模式。“现在是按照行政区划,市县镇分级,存在数量众多的小自来水公司,这是无法实现高水平和高效率的。”张晓健说,对于小城市和县镇,应建立区域性的自来水公司,整合资源和管理,实现高水平和高效率。
其次,要改革财政政策,改变现在政府定价、企业自负盈亏的基本模式。张晓健说,就是这个自负盈亏出了问题。“将来要发展为政府向企业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那合理的价格是多少钱就应该和企业以合同方式约定,水价不足部分由财政补贴部分补足,解决因价格不到位企业导致的企业持续发展问题。
对此,孙云峰深有感触:中国供水领域的*大问题恐怕就是水价。“水价不足,补贴也没有定数,我认为这是政府缺位的问题。” 根据城市供水条例和价格管理办法,如果是企业自行投资的项目,收益率可以达到8~12%,特别是在还贷期,可以允许达到12%。“但现在放眼**,没有哪个地方的水价可以保障企业有这样法定的合理收益。”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