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经济:农村环保农民增收
随着“低碳”理念的深入人心,武鸣县通过引导农民树立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的生产理念,积极采取建设新能源项目、推行“节约技术”、发展“绿色经济”等措施,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 化工搅拌机
“渣秆银行”环保又便利
以前,武鸣农村里玉米、木薯等农作物的秸秆都是焚烧或者随意堆放,不仅无法充分利用且产生污染。为了将秸秆转换为清洁能源,武鸣县近年来大力发展沼气池建设,先后投入1.08亿元建设沼气池10.5万座,农村沼气入户率达81.3%。以动物粪便、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沼气池,年产沼气2000万立方米,折合节约标准煤30万吨。
在大量推广沼气池的同时,武鸣县又积极引入新的能源使用项目。这个能够将木薯秆“变废为宝”的生物质燃气能源项目,被厢镇濑琶村七星屯的村民们称为“渣秆银行”。村民蔡永龙高兴地介绍说,“以前煮饭还要烧柴,现在我们用的是‘渣秆银行’里的生物质燃气,非常方便!”
“渣秆银行”建设后,经过安装使用了先进的气化装置,以前被随意丢弃的木薯渣秆摇身一变,成为生物质燃气家族的新“明星”。每天只需要约60公斤干化后的木薯渣秆,就能全部解决七星屯22户**的生活用能,而且富余的渣秆原料用于燃气综合开发,农民还可以参加年终分红,增加收入。
前不久,武鸣县招商局又传来好消息: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4亿元在武鸣建设30MW秸秆发电项目。利用秸秆发电,不仅实现了清洁能源的转换,焚烧后的灰渣还可制作有机肥,实现退肥还田。预计该项目的落户将给当地农民带来直接收入7000多万元,并将给武鸣县近年来迅猛增长的工业用电提供充沛的电力供应。 加药计量泵
“节约技术”产生大效益
在农业生产中,武鸣县大力推行滴灌技术、生物测土配方施肥、发展无公害种植等“节约技术”来进行节水、节肥、节药,以达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效果。今年上半年,该县“节约型”农业种植面积达160多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800元。
“自从采用了水肥一体化滴水灌溉技术,我每亩能省下60%的肥料和水,人工费少了产量却增加了,一亩能增收1000多元。”看着自家长势良好的100多亩砂糖橘果树,双桥镇杨李村的果农杨绍文乐呵呵地说道。
为了使农业可持续发展,该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节水灌溉,重点推广微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等技术。目前,该县节水灌溉面积达57.12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0%。通过节水农业,全县每年可以节省肥料开支3000多万元,节约人工费1200万元以上,水资源用量则减少60%。另外,该县还引导农民发展需水相对较少、抗旱能力较强的林果生产,龙眼、荔枝、桃、李等水果种植面积达19万亩,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增加了土地的产出效益。
武鸣县**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通过精量施肥,提高了化肥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因过量施肥造成的水土环境污染。今年上半年,全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95万亩,总节本增收1700万元以上。为减少农药化肥使用,该县还广泛推广振频式杀虫灯、生物防治病虫害等农业新技术,统一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或生物农药品,增施有机肥。目前,武鸣县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发展到25万亩。 SUNTEX在线PH仪表
“绿色银行”鼓起钱袋子
武鸣县林地面积有13万公顷,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45.9%。在充分保护林业资源的前提下,该县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以及开展果园农家乐等形式,让农民赚取“绿色银行”中的经济效益。
靠山吃山。在甘圩镇唐历村,村民邓林佑就是依托于丰富的林业资源,在树林下放养土鸡,建立起了自己的“林下养鸡场”,每年纯收入达4万余元,成为当地有名的林下养鸡大户。
“2011年7月底,我还拿到了1万元的鸡棚补贴。”邓林佑乐呵呵地说。为了积极引导农民利用林地资源进行林下生态养殖,武鸣县制定林下经济扶持政策对养殖户发放补助,为发展林下经济打下“强心针”。在武鸣,像邓林佑那样的林下规模养殖户已发展到2414户,每户年均纯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林下经济呈献出一派红红火火的喜人景象。
“来我们这里又可以进果园摘果,又能看到优美的田园风光,所以很受城里人欢迎。”在双桥镇下渌村,“稻花香”农家乐的经营者韦儒君说。下渌村是全县主要的水果种植基地之一,全村水果种植面积达到4400多亩。当地政府充分利用丰富的水果资源、秀丽的田园风光,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使农业观光休闲游成为村民又一条致富门路。实验室电导率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