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老上海的元宵节习俗

老上海的元宵节习俗
据说汤圆或与唐太宗有关?相传大将李靖率兵出征,回朝后春节已过,太宗便在上元节叫厨师用糯米做成团子,犒赏将士。这种食品后人称为唐元,人们取其形状圆圆满满,有合家团圆之意。
挂红灯
夜里,高竹竿上挂红灯,走村儿童提彩灯,还有人玩 掼火球,照田财。金山、松江地区元宵夜,有人在田间挥野火,有人把灯笼檐前挂。有人上街舞龙灯,有人出行串马灯。嘉定农家正月半吃的馄饨叫做贺年羹,又以面粉团捏成缸甏等状蒸煮,称为蒸缸甏,看缸甏潭内水汽多少,卜一年之晴雨。青浦有些人家爱吃用荠菜、油豆腐、粳米粉等做的糊涂羹,寓意太平无事糊里糊涂过一年。

吃汤圆
如今上海人喜欢在元宵节吃宁波猪油小汤圆或王家沙蟹粉大汤圆。那么,旧上海人元宵节究竟吃的是鲜肉大汤圆还是宁波小汤圆?带着这个疑问我请教了原住霞飞路乐安坊的王培基先生,他说:本地人过元宵吃鲜肉、豆沙大汤圆,申城点心店卖大汤圆的居多。某年元宵,我到一家老宁波朋友家做客,主人给我端上一碗上海特色的鲜肉大汤圆。

扛三姑娘
沪郊农家有元宵节扛三姑娘” “迎紫姑习俗。紫姑俗称坑三姑娘,是传说中的厕神,即用一只淘米箩,箩上插一只银簪,由几个姑娘通神邀请田角姑娘、场角姑娘、坑三姑娘等三姑娘”“降神,或用淘箩或畚箕下缚一只筷,由二人扶着,让筷在木屑或糠秕上写字以卜雨水、年成及婚事等,多由妇女参加。询问吉凶祸福,是一种迷信活动。

走三桥
元宵夜,吴淞等地还有走三桥风俗,妇女结伴相行,或拖儿携女,或挟持婴儿衣衫走过三座大桥,认为可实现一年保平安,求生贵子,祈祝幼儿祛病消灾等愿望。沪地乡村亦有卜流花旧习,炊前,用糯米或玉米等投入煮沸的锅水中,谷物爆开粉碎为末,是大好征兆!据说元宵之夜少女去观井水会显得更美丽,此时,天空一轮明月、皎洁如玉,地上一片灯火,良辰美时,此刻,俯视井水,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可爱,显现出花容月貌。

听上海名作家沈嘉禄先生说:南方的汤圆与北方的元宵有些差别,元宵馅子用百果先搓成小颗粒,再放在盛有糯米干粉的竹匾里滚成团子。从前老城隍庙门口的老桐春鲜肉汤圆一咬一口肉汤。庙边的老牌子宁波汤圆店的猪油黑洋酥汤圆一嚼一嘴油香,难怪卓别林当年由韩兰根陪来品尝,嘿嘿,一吃三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