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
第15年
- 入驻时间: 2007-05-15
- 联系人:胡映慧
- 电话:0755 28962082
-
联系时,请说明易展网看到的
- Email:sztshb@163.com
文章详情
管式与盘式曝气器(散气盘比较)
日期:2024-10-29 19:31
浏览次数:2927
摘要: 管式曝气器与盘式曝气器(散气盘比较):
现在世界主流,数量上还是盘式曝气器比较多,不过管式有取代它的趋势,而且是很明显的。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微孔曝气器,从材质上分,主要分为:陶瓷刚玉;或者膜式(包括盘式和管式)曝气器,各有优点利弊,不过膜式是**的主流。
膜式微孔曝气器,结构基本是比较简单的。里面一个支撑盘(或管),然后把膜套在外面,通过拧紧,或者不锈钢卡箍的方式,固定,就OK了。曝气器和供气管道的连接,一般有螺纹连接和安装连接两种。
膜式曝气器*核心部分,在于曝气膜本身。有两个关...
管式曝气器与盘式曝气器(散气盘比较):
现在世界主流,数量上还是盘式曝气器比较多,不过管式有取代它的趋势,而且是很明显的。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微孔曝气器,从材质上分,主要分为:陶瓷刚玉;或者膜式(包括盘式和管式)曝气器,各有优点利弊,不过膜式是**的主流。
膜式微孔曝气器,结构基本是比较简单的。里面一个支撑盘(或管),然后把膜套在外面,通过拧紧,或者不锈钢卡箍的方式,固定,就OK了。曝气器和供气管道的连接,一般有螺纹连接和安装连接两种。
膜式曝气器*核心部分,在于曝气膜本身。有两个关键点:打孔方式、材质。
打孔方式主要有两种:激光打孔和机械打孔。激光打孔是通过激光照射,在膜的表面烧出一个小孔。缺点是有损料,而且孔周边部分的橡胶也变质了,闭合性能差,在国外基本不采用。机械打孔,是用精密刀具,把膜的表面切开,一般应该是无损料,这样在鼓气的时候,孔张开,不曝气的时候孔自动闭合,防止回漏。
现在膜的材质,*常用是 EPDM(三元乙丙橡胶)。这种橡胶从耐久性、寿命、抗老化,亲水性等各方面考虑,都是*优选择。生物污水采用这种橡胶是*合适的,常规的工业废水也应该选用这种材质的膜。
具体到每个品牌的橡胶材质,一些配方,则是曝气器商*核心的东西了。因为这直接影响这曝气器的性能和寿命。比如,你想把孔打密一点,打细一点,这样能提高传氧效率。但是如果材质达不到一定要求,孔打细了,可能一曝气就把膜撕裂。
还有一种听得比较多的材质,就是硅橡胶(EDI也有做,质量也很好)。从客观科学规律上说,硅橡胶材质曝气器的性能**比不上EPDM。(按照清水中算),硅橡胶也有其用武之地,就是EPDM不能用的时候,可以考虑用硅橡胶。硅橡胶的耐温也要广一点,是-65~232摄氏度。硅橡胶的主要外来危害,是酸类。
还有几种特别的膜片材质,简单介绍一下:聚氨基甲酸酯PU,腈类Nitrile、醇类Alcohols,氯丁橡胶Neoprene 这些材质的膜,都有各自的特殊外来危害。还有一种据说什么都不怕的**膜片:氟橡胶。
盘式是使用得较早,较成熟的曝气器。一开始的曝气器就是盘式的,而且是刚玉和陶瓷材质的(这种材质的盘式EDI也有,据老外自己说质量还不错,不过贵得离谱;现在在欧美也基本不用了,在中国更加推不出)。盘式的缺点主要如下。1、存在曝气死区(简单分析,整个盘底都是),搅拌性能不如管式。2、相对浪费管道,整个工程造价要高于管式。3、不曝气的时候,泥就直接沉积在盘的表面,再次启动直到要把泥重新搅拌起来,比起管式要多耗费30~40%的能量(据老外说是他们在美国的两个类似的SBR工艺中对比,结合计算得出的结论)。4、布置密度不如管式,如果你池子比较小,曝气量又十分大,这样就只能用管式了,因为在这平面内无法布再多的盘了。
优点:从国标上规定,盘式压头损失要比管式小一点,大概1000pa;传氧效率比起某些管式,要略高一点点。
与盘式相比,管式的优势很明显:
1、搅拌性能好。整个管式曝气器,是360度打孔的,不存在曝气死区。
2、节省了部分管道的费用,工程造价要明显低于盘式。
3、不曝气的时候,泥只能沉积在管面*中间很小的范围(这个范围EDI是不打孔的),稍稍往边一点弧度就增大,泥就无法沉在上面。再次启动的时候,一振就把泥振起来并且迅速搅拌。所以在SBR、CASS这类工艺中,管式优势十分大。
4、在曝气量要求很大,池面面积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只有管式能满足要求。
虽然管式的压头大于盘式,传氧效率略低(EDI的产品,同等水深海拔气温条件下,如果一般的管式在清水中的理论传氧效率能选取30~32%,盘式就能达33%),但是在设计中已经考虑了这点。通过适当多布一些管道,来保证管式能达到和盘式同样的传氧效率,至少我们是这样做的。
而且曝气系统的压损,主要来自水深的压力(一般5~6米的水深),管道压损和那1000pa差异(设计中已经被平衡了的),几乎可以忽略。
现在世界主流,数量上还是盘式曝气器比较多,不过管式有取代它的趋势,而且是很明显的。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微孔曝气器,从材质上分,主要分为:陶瓷刚玉;或者膜式(包括盘式和管式)曝气器,各有优点利弊,不过膜式是**的主流。
膜式微孔曝气器,结构基本是比较简单的。里面一个支撑盘(或管),然后把膜套在外面,通过拧紧,或者不锈钢卡箍的方式,固定,就OK了。曝气器和供气管道的连接,一般有螺纹连接和安装连接两种。
膜式曝气器*核心部分,在于曝气膜本身。有两个关键点:打孔方式、材质。
打孔方式主要有两种:激光打孔和机械打孔。激光打孔是通过激光照射,在膜的表面烧出一个小孔。缺点是有损料,而且孔周边部分的橡胶也变质了,闭合性能差,在国外基本不采用。机械打孔,是用精密刀具,把膜的表面切开,一般应该是无损料,这样在鼓气的时候,孔张开,不曝气的时候孔自动闭合,防止回漏。
现在膜的材质,*常用是 EPDM(三元乙丙橡胶)。这种橡胶从耐久性、寿命、抗老化,亲水性等各方面考虑,都是*优选择。生物污水采用这种橡胶是*合适的,常规的工业废水也应该选用这种材质的膜。
具体到每个品牌的橡胶材质,一些配方,则是曝气器商*核心的东西了。因为这直接影响这曝气器的性能和寿命。比如,你想把孔打密一点,打细一点,这样能提高传氧效率。但是如果材质达不到一定要求,孔打细了,可能一曝气就把膜撕裂。
还有一种听得比较多的材质,就是硅橡胶(EDI也有做,质量也很好)。从客观科学规律上说,硅橡胶材质曝气器的性能**比不上EPDM。(按照清水中算),硅橡胶也有其用武之地,就是EPDM不能用的时候,可以考虑用硅橡胶。硅橡胶的耐温也要广一点,是-65~232摄氏度。硅橡胶的主要外来危害,是酸类。
还有几种特别的膜片材质,简单介绍一下:聚氨基甲酸酯PU,腈类Nitrile、醇类Alcohols,氯丁橡胶Neoprene 这些材质的膜,都有各自的特殊外来危害。还有一种据说什么都不怕的**膜片:氟橡胶。
盘式是使用得较早,较成熟的曝气器。一开始的曝气器就是盘式的,而且是刚玉和陶瓷材质的(这种材质的盘式EDI也有,据老外自己说质量还不错,不过贵得离谱;现在在欧美也基本不用了,在中国更加推不出)。盘式的缺点主要如下。1、存在曝气死区(简单分析,整个盘底都是),搅拌性能不如管式。2、相对浪费管道,整个工程造价要高于管式。3、不曝气的时候,泥就直接沉积在盘的表面,再次启动直到要把泥重新搅拌起来,比起管式要多耗费30~40%的能量(据老外说是他们在美国的两个类似的SBR工艺中对比,结合计算得出的结论)。4、布置密度不如管式,如果你池子比较小,曝气量又十分大,这样就只能用管式了,因为在这平面内无法布再多的盘了。
优点:从国标上规定,盘式压头损失要比管式小一点,大概1000pa;传氧效率比起某些管式,要略高一点点。
与盘式相比,管式的优势很明显:
1、搅拌性能好。整个管式曝气器,是360度打孔的,不存在曝气死区。
2、节省了部分管道的费用,工程造价要明显低于盘式。
3、不曝气的时候,泥只能沉积在管面*中间很小的范围(这个范围EDI是不打孔的),稍稍往边一点弧度就增大,泥就无法沉在上面。再次启动的时候,一振就把泥振起来并且迅速搅拌。所以在SBR、CASS这类工艺中,管式优势十分大。
4、在曝气量要求很大,池面面积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只有管式能满足要求。
虽然管式的压头大于盘式,传氧效率略低(EDI的产品,同等水深海拔气温条件下,如果一般的管式在清水中的理论传氧效率能选取30~32%,盘式就能达33%),但是在设计中已经考虑了这点。通过适当多布一些管道,来保证管式能达到和盘式同样的传氧效率,至少我们是这样做的。
而且曝气系统的压损,主要来自水深的压力(一般5~6米的水深),管道压损和那1000pa差异(设计中已经被平衡了的),几乎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