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件硬度计的选用
现代工业生产的支柱产业是锻造,许多复杂、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零件都优先选用锻造制坯的方式来生产。与天津硬度计相比,锻造件组织细密,碳化物分布和流线分布合理,在硬度计、塑性、韧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廉顾,只有*为优越的综合力学性能。此外,零件经过锻造加工还可以节约金属材料,减小切销加工量,提高生产率。
锻造工件,一般作为机械零件的毛坯,为了消除锻造应力,便于随后的切削加工,锻造后要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机械加工后还要进行*终热处理。力学性能是锻造件*重要的性能指标。几乎所有的锻造件都要求进行拉伸试验,大部分锻造件都要求进行布氏硬度试验。经过机械加工和*终热处理后的工件要进行洛氏硬度试验,如果工件尺寸过大,无法进行洛氏硬度试验,可采用肖氏或里氏硬度试验代替。
美国ASTM标准中关于锻造件硬度的规定
1、 用作压力容器构件的碳素钢锻造件(ASTM A266/A266M-90)
适用于供锅炉、压力容器及有关设备用的4个牌号碳素钢锻造件。需方可在锻造件上任何位置检验其布氏硬度,硬度值应在下列范围内:
级别 布氏硬度允许范围(HB) 1 121-170 2和4 137-197 3 159-207
2. 冷轧和热轧用合金锻钢轧辊(ASTM A427-87)
适用于黑色或有色金属扁平轧材的冷轧和热轧用均质淬硬合金锻钢轧辊。硬度要求.
生产厂应按供需双方一致同意的硬度范围提供轧辊。硬度试验应检查每个轧辊的硬度,硬度值应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可使用肖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或维氏硬度计测试。硬度试验步骤、试验数量及部位可由供需双方商定。为确保轧辊纵横方向均匀性,对于每个轧辊应进行足够数量的硬度试验。生产厂应提供一份硬度试验报告,钢号、轧辊、型号和硬度计的型号应写入报告。
3、 一般工业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造件(ASTM A668-90)
适用于非处理的和热处理的一般工业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造件。
抗拉试验:锻造件应符合下表所示的抗拉性能。
硬度试验:应在*终热处理后(A类锻造件除外)和粗加工后进行布氏硬度试验;重量等于或小于7000磅(3180公斤)的每个锻造件均应进行布氏硬度试验。
每个锻造件上硬度读数的平均值均应在下表规定的范围内。任何重量超过250磅(113公斤)锻造件的硬度允许偏差,A类到E类不得超过30HB,F类到J类,不得超过40HB,K类到N类不得超过50HB。
应在重量超过250磅(113公斤)的盘状件、环状件和空心锻造件的每个平面上进行两次硬度试验。这两次试验的部位应在半径的中部并应相距成180度。例如:在一面上3:00和9:00时钟位置,相反一面则在6:00和12:00的时钟位置。重量超过250磅(113公斤)的实心锻造件,应在锻造件的周边上至少进行4次硬度试验,每端2次,相距180度。对于重量等于或小于250磅(113公斤)的锻造件,应在能代表一炉钢或代表每一热处理炉批中所含的几炉钢的已断裂试样上进行布氏硬度试验,试验结果应在下表规定的硬度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