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重污染天气下的应急,都是对相关政府部门治污能力的检验。这次环保部的督察,暴露的不仅是应急中的问题,更是整体治污中存在的不足。
近日,一场来势汹汹的雾霾让华北大部分地区再度遭遇“心肺之患”。环保部迅速派出6个督察组,奔赴京津冀8个城市,对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进行专项督察。
对这样的专项督察,首先应予充分肯定。在重污染天气之下,除了被动的“等风来”,当然还应有更多作为,尤其是对相关政府部门来说。而环保部的这次督察,以具体的数据和案例说明,一些地方政府在污染面前,并未充分尽到职责,存在应急机制形式大于内容、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等诸多问题。
如果在严重雾霾之下,地方政府的应急都不能全心尽力,怎么让人相信日常的治污工作得到足够重视?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说,反腐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治污其实也是如此,彻底消除雾霾的治本会是一场持久战,但要令人相信未来蓝天可期,就必须从具体的治标工作抓起。严重雾霾天气下的应急,就是很重要的治标工作。
事实上,很多应急中存在的问题,也集中反映了整体治污中的缺陷所在。比如,邯郸市的应急响应区域仅局限于主城区,而周边尤其是工业企业相对集中、排放量占比*多的武安市、峰峰矿区、永年县等地均未采取应急措施。作为重要污染源的工业企业,一般都不在主城区,而在郊区县,但因为监管力量薄弱,对他们的监管往往不到位。对污染可能“贡献”*大的区域,应急却覆盖不到,背后的治污力量“倒挂”需要尽快扭转。
再如,督察组在邢台沙河市东外环路看到,两侧市政工程工地上,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大面积的土石方、工地裸露,市政管道摆放在工地上,车辆过后,扬起遮天蔽日的黄尘。这种对污染源的放任,反映的已经不是应急工作不到位,而是暴露日常治污的懈怠。工地防尘降尘,并不是只在重污染天气才要重视,平时就不该出现这种黄尘弥漫的景观。
环保部指出一些地方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这显然也不仅是体现在应急,而是反映了一些地方治污抓不住重点。衡水市区机动车保有量有十万余辆,重污染天气实施单双号限行,这样的应急机制固然需要,但远远不够。与其纠结于单双号执法难,还不如把精力用于对其他更大的污染源的治理。
每一次重污染天气下的应急,都是对相关政府部门治污能力的检验。这次环保部的督察,暴露的不仅是应急中的问题,更是整体治污中存在的不足。诸如基层环保部门预警能力弱,环保部门单打独斗和其他部门联动不畅等,都说明一些地方仍未把治污当做“大事”,未真正拿出铁腕治污的魄力。
环保部的督察是一次把脉问诊,哪些是机制问题,哪些是人员问题,各地应对照拿出整改方案,或完善机制,或问责官员,重污染天气的应急治标落实到位,民众对治本才能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