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皿 概 述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盛载液体培养液或固体琼脂培养液进行细胞培养的玻璃或塑料圆形器皿。培养皿由一个底和一个盖组成。是用作培养**的化学器材。一般由玻璃或者塑料作成。培养皿质地脆弱、易碎,故在清洗及拿放时应小心谨慎、轻拿轻放。使用完毕的培养皿*好及时清洗干净,存放在**、固定的位置,防止损坏、摔坏。
培养皿 历史发展
分离培养微生物,离不开固体培养基。在微生物实验室里,固体培养基的使用是如此地频繁和常规,以至于这一方法看起来也理所当然。然而,回溯至1881年固体培养基出现以前,微生物的培养还只能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为了能直接观察培养物的形态及生长情况,科学家希望能将微生物培养在固体表面上,就像微生物生长在橘子皮或土豆上一样。德国医生罗伯特·科赫(Robert·Koch,1843—1910)曾用煮沸**的土豆来培养**。此后,他试着用明胶作培养基的凝固剂。他将明胶加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融化,然后将混合均匀的液体缓慢地倒在一块玻璃板的表面。当明胶冷却凝固后,就在玻璃板表面形成一层固体培养基。为了防止空气中杂菌的污染,科赫还用玻璃罩将玻璃板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但是,人们很快发现,明胶在20 ℃以上就变软了,很难进行分离微生物的划线操作。在温度高于25 ℃时,明胶就液化了,而大多数**的培养温度都不低于25 ℃。科赫的同事Walter Hesse也为同样的问题苦恼着。一次,Hesse的妻子Fannie建议丈夫试一试用琼脂做凝固剂,因为Fannie用琼脂做果冻做得不错。Hesse采纳了妻子的建议,发现琼脂比明胶更适合做培养基的凝固剂。这个改进的方法很快就被大家采纳。
1887年,Richard Petri发表了一篇短文,对Koch平板技术作了又一次的改进。Petri设计了一种圆形并带有围边的双盘,一个大,一个小。制作固体培养基时,将融化的培养基倒入小盘内,然后再用大盘盖在小盘上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培养皿。Richard Petri的这项发现为**分类学、遗传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工具。
培养皿 分 类
根据培养皿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细胞培养皿和**培养皿;
根据制造材料的不同分为塑料培养皿和玻璃培养皿,但进口培养皿和一次性培养皿大都是塑料材料。
根据大小的不同通常可分为直径为35mm,60mm,90mm。150mm培养皿;
根据分隔的不同又可分为2分隔培养皿,3分隔培养皿等
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适合实验室接种、划线、分离**的操作,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
培养皿 材 质
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
培养皿 产品特点
***级,表面未处理;
*真空-气体血浆处理的表面化学特性一致,促进细胞贴壁;
*专门设计的培养皿盖有利*适气体交换;
*叠放环使叠放和处理更加容易;
*γ射线**,无热源;
培养皿&蒸发皿 区 别
培养皿和蒸发皿的区别:
培养皿由一个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来做培养实验。一般由玻璃或者塑料作成。上盖有保温保湿作用。而蒸发皿是没有盖的,是用于蒸发浓缩溶液或灼烧固体的器皿。口大底浅,有圆底和平底带柄的两种。*常用的为瓷制蒸发皿,也有玻璃、石英、铂等制成的。质料不同,耐腐蚀性能不同,应根据溶液和固体的性质适当选用。
培养皿 用 途
适用于防疫站、医院、生物制品、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等单位,用于**的分离培养、**素效价检验和定性检验分析。在农业、水产等科学研究用于对种子发牙、植物、昆虫、鱼种的人工培养、孵化研究。电子工业或其它行业作为器皿使用。
培养皿 使用指南
培养皿 使用方法:
培养皿通常使用固体培养基制成平板培养(就是平板皿名称的由来),平板培养基制作是将已装好的**琼脂培养基,用温水(无菌)溶化,取下试管棉花塞,管口于酒精灯火焰上通过,然后微启**的培养皿盖,使试管口能深入为宜,倾入培养基后即可盖密,再轻轻地摇匀倾入的培养基,使之均匀地分布于皿底上凝结,即得平板培养基。由于**的繁殖、发育生长是与所供给的培养基(营养)有直接关系,尤其是作定量检验分析,对提供营养物的多少,有决定意义。**培养时对营养提供的多秒、是否均匀,培养皿皿底是否平整极为重要,如培养皿皿底不平,琼脂的培养基分布将随培养皿皿底是否平整有厚有薄,薄的部分营养供给就不足,这对定量分析有着密切关系,故对定量培养皿皿底要求特别平整拜原因所在。但作一般定性(检验**、菌落生长、繁殖等),使用普通培养皿即可。
**的分离培养,一般标本中常同时混有数种**,如口腔咽喉菌及耳朵的分泌物、痰液、小便、大便等,凡需研究的**,须先用分离培养法,使其成纯种培养,通过对**作纯种培养,用肉汁加2%琼脂的固体培养基,经保温漏斗以脱脂棉花过滤,注入试管中,二天后检验无新菌,再投入培养皿内,先制成平板,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接种后把培养皿倒置移入25~35℃的恒温箱内(倒置是避免水蒸气凝成液滴滴入皿底内,影响菌落的生长),通过培养进一步观察**的形态和色泽,研究致病的病菌,以及对化防治的效果。
培养皿使用注意事宜:
1.使用前经过清洁**,培养皿清洁与否对工作影响较大,可影响培养基的酸碱度,若有某些化学药品的存在,会抑制**生长。
2.新购的培养皿应先用热水冲洗,再置于质量分数为1%或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使游离碱性物质除去,再用蒸馏水冲洗2次。
3.若要培养**,再用高压蒸气(一般6.8*10的5次方Pa高压蒸气),120℃的温度下30min**,置室温中干燥,或用干热**,就是将培养皿置于烘箱内,温度控制在120℃左右的情况下维持2h,即可杀死**的胞牙。
4.经过**的培养皿才能接种培养使用。
5. 平版培养时为何把培养皿倒置:
培养时培养皿中会产生较多的水蒸气,水蒸气在皿盖上凝结会产生水滴,如果培养皿正置,水滴滴下会将菌落冲散,这样的话一个大菌落可能会分散开成为很多小菌落,对**的培养和计数都造成很大的麻烦。如果导致的话,培养基在上,皿盖在下,水滴滴下不会滴到菌落上。
培养皿 清 洁
(一) 浸泡
新的或用过的玻璃器皿要先用清水浸泡,软化和溶解附着物。新玻璃器皿使用前得先用自来水简单刷洗,然后用5%盐酸浸泡过夜;用过的玻璃器皿往往附有大量蛋白质和油脂,干涸后不易刷洗掉,故用后应立即浸入清水中备刷洗。
(二) 刷洗
将浸泡后的玻璃器皿放到洗涤剂水中,用���毛刷反复刷洗。不要留死角,并防止破坏器皿表面的光洁度。将刷洗干净的玻璃器皿洗净、晾干,备浸酸。
(三) 浸酸
浸酸是将上述器皿浸泡到清洁液中,又称酸液,通过酸液的强氧化作用**器皿表面的可能残留物质。浸酸不应少于六小时,一般过夜或更长。放取器皿要小心。
(四) 冲洗
刷洗和浸酸后的器皿都必须用水充分冲洗,浸酸后器皿是否冲洗的干净,直接影响到细胞培养的成败。手工洗涤浸酸后的器皿,每件器皿至少要反复注水-倒空15次以上,*后用重蒸水浸洗2-3次,晾干或烘干后包装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