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产品分类
企业信息
17
  • 入驻时间: 2007-08-13
  • 联系人:销售部
  • 电话:010-51297139 400-9988-151
  • 联系时,请说明易展网看到的
  • Email:info@fhsci.com
新闻详情

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的*新进展(一)

日期:2024-12-23 03:33
浏览次数:5264
摘要:

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 in vivo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与荧光(fluorescence)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Cyt及dyes等)进行标记。利用一套非常灵敏的光学检测仪器,让研究人员能够直接监控活体生物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通过这个系统,可以观测活体动物体内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感染性**发展过程、特定基因的表达等生物学过程。传统的动物实验方法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点宰杀实验动物以获得数据,得到多个时间点的实验结果。相比之下,可见光体内成像通过对同一组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记录,跟踪同一观察目标(标记细胞及基因)的移动及变化,所得的数据更加真实可信。另外,这一技术对肿瘤微小转移灶的检测灵敏度极高,不涉及放射性物质和方法, 非常**。 因其操作极其简单、所得结果直观、灵敏度高等特点,在刚刚发展起来的几年时间内,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及**开发等方面。
 
 
 小分子**的标记用荧光与PET,哪一个更好?
小分子可以用荧光,也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进行相关的实验。但是由于荧光机团的大小与小分子**差不多,用之标记小分子后,会影响小分子**的特性,尤其是吸收、代谢方面。所以荧光标记小分子只是在不具备PET的使用条件后的一个替代方法,并不是*合适的方法。国外一般都是用PET标记小分子**进行相关的研究。
 
 
 体内可见光技术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研究人员在1995年对此技术开始研究,技术在1999年才开始成熟,精诺真的商业产品在2000年出现在市场上。但大量的研究工作是在*近两年才开始的。技术开始流行起来,多数的文章也是在*近两年发表的。国内已经有四家单位购买了该系统进行相关的研究,有很多的科研工作者对这项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计划用该技术进行肿瘤学、流行病学、**研究等。
 
相对于传统技术,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的优势研究领域在哪里?没有优势的领域在哪里?
该技术是一项在某些领域有很大不可替代优势的技术,但是并不是万能的技术。因此,与传统技术相比,有它特别适合的领域,也有它不适合的领域。肿瘤转移研究,基因**,流行病学的发病学研究,干细胞示踪,白血病的相关研究等是该技术非常有优势的领域。在**开发方面,用该技术进行肿瘤的药效研究,比传统方法更灵敏,还可以通过一系列转基因**动物模型,来快速直观的进行相关**的发病机理和**筛选研究。
 
 
成体小鼠可以看到体内发光吗?
 
可以。成体老鼠和裸鼠,幼鼠及胚胎的区别只在与对可见光的穿透性不同,我们的技术可以看到成体正常老鼠的体内发光。这正是这项技术的价值所在。
 
荧光检测与生物发光检测的优势与劣势比较如何?
荧光发光需要激发光使得荧光基团达到较高的能量水平,然后发射出较长波长的发射光。两种常见的荧光蛋白: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和红色荧光蛋白或DsRed,这些蛋白荧光局限于可见光400-650nm范围。但生物体内很多物质在受到激发光激发后,也会发出荧光,产生的非特异性荧光会影响到检测灵敏度。特别是当发光细胞深藏于组织内部,则需要较高能量的激发光源,也就会产生很强的背景噪音。生物发光成像相对于荧光成像,其灵敏度高。作为体内报告源,生物发光较之荧光的优点之一为不需要激发光的激发,它是以酶和底物的特异作用而发光,且动物体自身不会发光,这样生物发光就具有极低的背景。虽然荧光信号远远强于生物发光,但极低的自发光水平使得生物发光的信噪比远高于荧光。另外,生物发光信号可以方便计量,即便标记细胞在动物体内有复杂的定位,亦可从动物体表的信号水平直接得出发光细胞的数量。而对于荧光,信号水平取决于发光细胞的数量及激发光的强度,光线穿过的组织对其有强烈的吸收,这使得荧光强度很难计量。由于荧光素酶在表达后快速合成并具有较短的寿命,而成为环境条件快速变化(如感染**)的反应探针。可根据两者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实验要求如组织的光学条件(报告源的深度、体积及组织吸光度等),选择所适合的发光探针。(待续)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