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八成科技成果为何“睡大觉”?

 

来自:中国机电企业网   时间:2006-8-22 16:13:26
日前,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某研究所所长痛心地说:“国家每年给我们所里的经费有好几亿元,但取得的成果中,100个里竟没有10个能真正转化出来。不要说两年,就是10年之内,能真正实现转化的也就5%,其余95%还都在保险柜子里锁着呢!”来自教育部的有关调查也表明,我国高校目前虽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十分之一。

  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终的目的是用科研成果造福人类、造福社会。每个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研究出成果,是一个复杂的、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需要个人和组织付出巨大的代价。但八成科研成果躺在保险柜里“睡大觉”,不能得到转化与产业化,不仅是对科研成果自身蕴涵价值的浪费,也是对人才的浪费,是对巨大投入的浪费。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出现八成科技成果“睡大觉”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研与产的割裂。科研成果的研究者过多地关注科研成果的形成与否,过分地看重科研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对成果的后续转化与发挥效应缺乏深入的考虑与跟进。现在科技成果奖励、职称评审、荣誉称号等,大部分关注的是有没有科研成果及成果数量多少,而很少去关注这些成果的实际意义有多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有多大。这导致大多数的科研工作人员普遍具有一种功利心理,即热衷于能否获取科研成果和千方百计获取科研成果,因为只有这样才有高收入、才有待遇、房子、车子等等,而根本不去考虑自己的成果出来以后还干什么。

  同时,缺乏跟进的措施和制度是八成科技成果“睡大觉”现象的根本原因。从事科研的工作与技术人员,并非就是商业运做的高手,也不可能擅长融资与开发。再者,加上资金、管理、设备、厂房、基地等基础设施的缺乏,使科研专家和学者难以有能力、有机会、有条件去进一步在成果的转化上下功夫。

  把科研成果“叫醒”,需要有效措施与机制。先,要改变“重评轻转化”的倾向,形成一种正确的以成果的实际贡献率和成果的“含金量”为主体的评价导向机制。

  其次,实行科研审批成果转化可行性评价机制和成果转化个人收益分配机制。在科研项目立项、资金投入前,对科研项目进行成果转化可行性评价,并制订科研收益与实际转化相挂钩的机制,提高科研专家对转化价值的分配比例,从源头上纠正科而不研和研而不转的行为,让转化的意识和责任感与科研项目同时产生、相互作用。

  第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干预科研成果形成后的管理工作。科技部门和各相关承担科研项目的机构和团体、项目成果可能惠及的单位和部门要及时对成果面向社会进行推介,构架企业、社会和科技专家、科研成果之间沟通的桥梁,促进双方互相了解、互相认识,让成果走进投资者的视野,引起社会及投资者的关注。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机转化,使科研成果造福社会、惠及人类。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