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质量检验过程控制
钢铁短流程冶炼+锻造+热处理,处处都是高成本,尤其做特钢,成本更难降低。所以,只有将工艺和质量良好而独立的融入生产过程中,才是确保低风险和率效高的科学选择,而这融入过程无疑是艰难的,非常考验钢厂的管理水平、工艺水平和质控水平。理想状态下,工艺和质控会随着生产节奏,相对独立的紧跟步伐,处处保障,但工艺人员和质控人员需要的资质能力、管理规则都是相当苛刻的,这两类人员不仅能理解生产,更要能在生产出现异常时现场快速分析状况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事后还要详实记录并作为一个项目进行循环改进,而目前我们国内钢铁生产企业,大多难以达到这种程度。故需对关键节点进行把控,作为检验工人曾尝试做如下质量相对独立的融入生产试验,收到较好的效果。
钢铁质量检验过程控制
锻后留样,因锻后预备热处理是对原材料的锻造组织的改善,附加效果是有限的改善成分的不均匀性,成分的宏观状态已在冶炼浇注过程和锻造过程中得到确认,所以锻后转预备热处理之前,取样送理化中心,热处理期间满足提前检测部分检验项目:
探伤检测(大多中等规格以下的锻圆经锻造缓冷已具备能初步探伤的条件,可通过打磨探伤线等方式进行初步探伤,有问题或粗晶材料可先行预判,随热处理结束后再做判定);便携超声波探伤仪
成分检测(各种预备热处理能改变的成分状态都非常有限,可以提前检测);光谱+碳硫仪
钢中气体含量检测(预备热处理或包含去氢退火,但前期检测只会得到高值,前期能满足,后期更无增气可能);气体分析仪
奥氏体晶粒度(材料经成分确定、锻造变形,晶粒已破碎完成,热处理能改善的奥氏体晶粒也是向良性发展,故在预备热处理无重大操作失误前提下可提前检测,而出现重大失误已需复检。例如混料、工艺错乱等极恶劣现象);金相显微镜
夹杂物(锻造破碎已完成,预备热处理已无法干预夹杂物的分布或状态);金相显微镜
低倍组织(预备热处理对钢材截面宏观缺陷的改善能力非常有限,故可提前检测,有不合格现象待材料出窑后即可根据前期检验情况做相应处理);可加热式酸洗槽
低标力学性能检测(我们标准中,实际对φ25mm小试样的模拟试验力学性能的容错率是相当宽泛的,例如《GB/T 3077-2015合金结构钢》中,小试样力学性能推荐热处理温度淬火±15℃,低温回火±20℃,高温回火±50℃,且性能值给定下限相对材料实际能力较保守,并对不同规格又做出了允许相应降低相关性能参数的说明。因此,对此类低标材料,预备热处理前先行按规范取���模拟实验,同样可获得客观的检测数据,而预备热处理改善了材料组织后,再进行推荐标准热处理,会得到性能参数);万用拉力机+冲击试验机
钢铁质量检验过程控制
末端淬透性试验;蓝脆试验;断口试验;塔型试验;硫印试验等,均可利用热处理前期取样,热处理期间完成。
优点:此举可大大缓解质控部门对订单具备发运条件前时间紧、任务重、易出错等现象,且能对不合格品利用提前赢得的时间制定相对更妥善的方案,也有加速订单运转,降低钢企成本等优点。
缺点:增加了工序衔接过程,锻后需先取样再转热处理,考验生产过程中各环节配合。
不能覆盖的检验:
该措施经验证运行正常,总体各部门配合良好,无错漏检增加现象。但该措施不适用于对热处理后硬度、组织及预备热处理后本体取样检测的性能检验有要求的订单,此类订单需在热处理结束后周转至精整工序再取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