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我国化肥不符合农业需要,产品面临严重过剩

我国化肥不符合农业需要,产品面临严重过剩

  “全球使用氮肥过量引起的污染非常严重。4月11号在爱丁堡出炉的欧洲氮评估报告显示,欧洲氮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大概在1000亿到4000亿美元,相当于每年欧洲农业收入的两倍。不仅如此,欧洲大气里面的活性氮对欧洲人的寿命平均减少6个月。如果按这个推算,我国每个人的寿命*少要减少3年到6年。”近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福锁对氮肥造福人类之外可能还会产生的危害进行了上述一番形象描述。事实上,有关氮污染造成经济损失之外还会使人寿命减少的研究,已经引发了大家对化肥产业发展的广泛关注。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化肥的总产量和消费量均占世界1/3以上。在资源约束加剧的情况下,种植业能够保持稳定发展,化肥的投入和科学施肥功不可没。但高速发展的化肥工业也面临着自己的瓶颈,一方面,我国单位面积的施肥量非常大,这也使得我国的氮污染比国外更严重;另一方面,就是我国化肥利用效率不高,一般都低于30%。
  
  “我觉得大家应该认识到,现在我们使用化肥的量是够了,你怎么能够用科技来武装你的农业,来满足农业的需要。”张福锁说。
  
  产能过剩急需调整产品结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石化化工处罗其明表示,化肥是高效上等农业和化工的一个重要基础原料,目前化肥行业经济总量占国内化工行业的比重很高。2010年,化肥整个行业的销售收入达到5700亿元左右,整个在“十一五”的增速达到了20.1%。从产量上来看,我国已经属于化肥生产大国。2011年我国化肥产量达到2600万吨,出口达733万吨。
  
  正是由于看到了化肥对于粮食生产的重要作用,我国的化肥产业一直以来都是高速发展,目前作为*主要品种的氮肥、磷肥等,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根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的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经形成的磷复肥生产能力约2000万吨/年,而近年来国内磷复肥的表观消费量基本保持在1100~1200万吨五氧化二磷,国内的市场平稳要靠大量出口才能维持。目前,一些地方还在大规模建设新项目,预计到2011年底我国高浓度磷复肥产能至少还要增加150万吨,届时市场竞争将更加白热化。
  
  氮肥的产能过剩同样十分严重。张福锁指出,我国氮肥产能过量大概超过40%,中国现在生产全世界1/3的肥料,在氮肥上超过1/3。过去的十几年,中国生产了全世界氮肥增量的60%,全世界在过去10年增加的60%的氮肥都是中国生产的。
  
  “由于我国氮肥的产品过剩,效益是石化各行业里*低的,这种状况如果不尽快转变,必然影响传统肥料产业的正常发展,同时也会影响新型肥料的发展。”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刘淑兰说,“十二五”期间氮肥行业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结构化调整为主攻方向,坚持技术进步和**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证农业用肥作为根本落脚点,坚持把节能环保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实现氮肥工业的由大变强。
  
  在刘淑兰看来,我国要实现由氮肥大国变成氮肥强国,首先要解决的是产能过剩问题,要用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实现总量平衡。在困扰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后,还要在品种结构调整方面加大力度,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肥化共存,氮肥本身上游是能源,下游是农业,氮肥产业夹在其中,要利用优势发展化工产业,重点要放在发展化工、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上面,提高企业的竞争效益和竞争力。二是在搞好基础肥料生产的同时,氮肥企业要利用优势,加大生产开发,通过有条件的大中型氮肥企业介入来降低新型肥料的成本,成为新型肥料的主要力量。
  
  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农业需要
  
  “我们肥料产业现在问题在哪?*重要的是化肥产品不符合农业的需要。”张福锁说,通过国内的调查,他们发现国内复合肥市场只有3%符合农业需要,97%都是工业自己生产自己的,和农业没有关系。
  
  业内人士指出,正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农业自身的需求和需要,才导致我国化肥产业发展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也使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要规范化肥产业使其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制定完善的标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出台相应的市场准入条件,引导产业有序发展。
  
  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化肥行业���些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工信部统计,现在我国产量在百万吨以上的化肥企业数量大概有22家,大部分是大中型企业。罗其明透露,目前工信部正在编制我国的合成氨、磷铵行业准入条件。从质量环保、**生产等等各方面来提高行业发展门槛和标准,推进行业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肥料始终是一个核心环节,促进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协调统一,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将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做出积极贡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说,“作为肥料登记管理和推广使用的主管部门,农业部会在试验和示范的基础上,规范产品登记管理,指导农民科学试用,希望生产企业抓住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根据作物施肥规律,加强技术研发,生产供应更多适销对路的肥料产品,为种植业生产和节能减排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