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的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我国更高的气候目标要求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必须进一步深化和加速,促进技术和资金转向能源低碳发展行业领域,助力能源行业持续向清洁低碳方向迈进,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发展。目前,我国新能源在技术更新和产业化等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结合良好的新能源发展基础,在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目标的带动下,新能源的规模发展将带动技术产业化提升、成本进一步下降,改善政策环境、市场机制等非技术因素,同时将加速储能、智能电网、氢能、电动汽车等快速发展,全方位提高发展质量。
1、概述(WBST-100电缆刺扎试验机规格十分齐全)
多年以来,电缆运行与维护部门对电缆的刺扎,均按照行业标准DL409-91《电业保障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第234条要求,采用人工刺扎,一旦电缆识别出错,误刺扎带电电缆将造成极大的危害。
2003年我公司依据《电业工作规程》及用户的需求,参照国外先进技术,研制出了电缆识别仪。电缆识别仪为用户提供了已知始、终端而施工现场无法鉴别具体是那一根电缆的问题。为保证十分的可靠,我公司推出了以上此仪器的配套产品--- 遥控型高压电缆刺扎器。该系列产品的配套使用,彻底解决了现场高压电缆的识别、电缆带电与否的鉴别及十分可靠的刺扎问题,杜绝了隐患。
2.功能特点及技术指标(WBST-100电缆刺扎试验机规格十分齐全)
2.1功能特点
刺扎十分可靠,只适合硬表面作业(电缆、水泥地面等);
双键遥控(A、D键同时按下),操作简单,双重保护开关按键;
工作状态有超亮发光二极管指示,直观明了;
机械、电子多重保护设计,方便可靠;
便携式结构设计,外形美观;
内置锂离子充电电池,配充电器,适合野外无电源使用。
2.2技术指标
无线遥控距离:≥8米
适用电缆:≤¢125mm的各种高压电缆
重量:约12kg(含铝合金箱及全套附件)
外形尺寸:460×380×120mm³(含铝合金箱及全套附件)
3、使用方法(WBST-100电缆刺扎试验机规格十分齐全)
3.1结构示意说明
此装置利用射钉枪原理,由精密的自动机械部件、先进的电子检测控制电路和机电控制部件构成,其结构示意见下图。
图中写有型号名称的方盒是本装置的精密自动机械以及电子控制部分,是用户不可拆卸部分,请不要试图拆卸以免损坏设备。如该部分有问题,请及时与我公司联系!
图中其他部分,为用户安装与保养需要拆装部分,请按上图进行操作。
图中“压板”“钢绳”为本装置与待刺扎高压电缆紧固连接装置。
图中“钉管”“制动环”“活塞体”为用户每次试扎后必须进行擦拭,上润滑油保养的部分。
图中“充电”由于技术升级,充电指示以专用充电器上的指示灯为准,充电时红灯亮,充满后变为绿灯亮。
图中“欠压”为电池状态指示灯,打开电源开关,该灯亮时,必须及时进行充电(5-7小时可以充满)。
图中“上镗”为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该灯亮时,表示准备工作到位,可以试扎。
图中“试扎”为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该灯亮时,表示已进入试扎状态。
3.2拆装、保养说明
3.2.1充电保养
该装置内置有可充电电池,欠压时必须充电,长时间不用时必须每一个月充电一次(5-7小时),以免损坏电池。该设备配备有自动保护充电器。充电状态时,充电器红色指示灯亮,绿色灯亮时表示电已充满。
3.2.2拆装保养说明
该装置要求每次试扎后必须进行擦拭保养,以免长时间不用时发生锈蚀影响使用。保养时请按上述装配示意图进行拆装,并对图中“钉管”“制动环”“活塞体”等活动部件用棉布(纱)进行认真擦拭,去除火药形成的颗粒,然后涂润滑油(普通润滑油)防止机件因火药气体影响产生锈蚀,影响使用以及寿命。
3.3安装说明
3.3.1空试操作:
不装子弹将装置天线拧紧,完全拉出。
打开电源开关,将枪头按至地面直至钉管完全压回连接套,这时上膛灯亮。
同时按下AD两键,听到“砰”的声音,同时试扎灯亮,上膛灯灭,枪被激发。说明装置工作正常。
3.3.2关闭电源开关,用配备的通杆将射钉从连接套口顶入枪管底部,如图示拉出弹夹将子弹装入枪镗内。
3.3.3将钉管伸出连接套部分正对着其它硬物完全压回连接套(端面平齐),可以自由压回。
3.3.4根据现场环境,立装、吊装、横装均可。注意装置枪口应正对待扎电缆,且该电缆另一边不得再有电缆,以免同时刺穿两根电缆造成事故。
3.3.5用所配地线将压板可靠接地,现场无地线时,亦可将地线接至已插入大地大于0.3米的接地针(附件)上。
3.3.6 充电电路部分由于采用了高效率开关电源及微电脑监控技术,具有防过充及自动保护功能,有效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充电指示灯改为充电器上,请用户以此为准,红灯亮时表示正在充电,绿灯亮时表示充满。
3.4卡电缆装置安装方法
3.4.1安装
将连接套装进压板旋转900成十字交叉状态。
钢绳绕过电缆后,将钢绳卡头卡于压板“┻”形槽内。
将压板上的辘轳摇把顺时针转动使钢绳拉紧,保证钉管伸出连接套部分完全压回连接套(观察钉管缩回至连接套端面内平齐即可)。
将手把后端盖销钉旋转90º度卡入槽中,使辘轳摇把不能倒转。
3.4.2拆卸
将销钉从压板的相应孔拔出,手把后端盖拔出旋转90º度,松开钢绳后可轻松拆卸。
3.5刺扎操作说明
做好上述3.3条款后,操作者应:
①打开装置电源开关,这时“上镗”状态指示灯应亮
②远离装置≧2米
③同时按下所配遥控器的两个键(A键和D键)则装置会接受遥控指令自动试扎,试扎成功时“试扎”灯闪亮,如“试扎”灯未闪则再按以上两键,直到“试扎”灯闪亮同时听到子弹爆炸声说明试扎完成。完成后装置会自动工作到“上镗”灯亮状态,以备下次再上镗工作。
④试扎完成后,应首先确认被扎电缆已不带电,然后才可以拆除装置,*后去掉接地线。
⑤用配备的通条将钉管中的活塞杆重新顶入枪管底部,如图示拉出装弹夹,将弹壳退出镗外,对装置进行擦拭保养以备再用。
4.使用注意事项(WBST-100电缆刺扎试验机规格十分齐全)
4.1严格按以上说明进行装置的保养、安装、试扎操作。
4.2装置试验
4.2.1空试验(不装弹与钉)
试扎前为了试验装置工作正常与否,可以进行一次空试扎,即不装子弹及钢钉,由一人手持装置顶到硬地面或墙面上,将钉管伸出连接套部分完全压回连接套(端面平齐),另一人操作遥控器同时按下两键进行空试扎试验,如感觉到镗内弹簧动作证明装置正常。如不行则应仔细检查,保证装置正常才能装钢钉,随后装弹在高压电缆上进行试扎。
4.2.2 实弹试验
试扎前为了试验装置工作正常与否,可以装好钢钉和子弹后由一人持装置顶到硬地面(砖、水泥或墙面)上,将钉管伸出连接套部分完全压回连接套(端面平齐),另一人操作遥控器同时按下A、D两键进行试扎试验。这时由于不是对带电体刺扎,持装置人不会有危险。如成功射出钢钉,证明装置正常。如不成功则应先仔细检查,保证装置正常后才能在高压电缆上进行试扎。
4.3此装置的可靠性:此装置操作非常简单且可靠。安装好后需同时双键遥控才行,其可靠性有三个方面:
①电子控制保证即使装置电源打开误压遥控器某一键,装置不会动作,必须将遥控器上A、D两键同时压下装置才会动作。而当电源开关未打开时,装置不可能动作。
②装置未在上镗状态时,精密机械控制部分保证装置不能上镗。
③装置处在上镗状态时(上镗灯亮)钉管伸出连接套不完全压回连接套,装置不可能动作。
4.4耗材子弹与水泥钢钉必须与出厂时配置的规格型号相同
5.装箱清单(WBST-100电缆刺扎试验机规格十分齐全)
5.1 遥控型高压电缆刺扎器 1台
5.2专用遥控器 1只
5.3 充电器 1个
5.4 安装配件 1套
5.5 通杆 1个
5.6 接地线 1根
5.7 接地针(用于支撑或接地) 1根
5.8 子弹(耗材) 1盒
5.9 水泥钢钉(耗材) 1盒
5.10 擦拭保养毛刷 1把
5.11 铝合金箱 1个
安装顺序如下图所示
1.装钉并用通杆推活塞到位
2.装弹
3.推进装弹器
4。电缆夹具
5.安装方式
注意:
打开开关,上膛指示灯亮,表明电缆帮扎良好。试扎人员和电缆保持一定可靠距离后,同时按下A,D两键,刺扎器动作,同时试扎指示灯亮。枪响后松开A,D两键。刺扎过程完毕!
首先,要求能源行业以节能高效为基本方针,把节约能源和提高效率贯穿到能源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促进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协同互补发展。以煤电行业为例,我国大型发电站的发电效率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小型机组还有很大的效率提升空间。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我国亚临界机组还有近4亿千瓦,这部分机组的煤耗存在能耗偏高、灵活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实施改造升级提升清洁高效水平。
其次,要求能源行业以绿色低碳为根本方向,不断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应用和化石能源绿色低碳开发利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在“双碳”目标提出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不少地区忽视发展实际和发展需要搞起了“碳冲锋”、运动式“减碳”。如今,随着我国能源转型一系列目标和要求的逐渐明确,应遵循能源转型发展规律,逐步打破煤电及化石能源主体地位,推动新能源逐步成为装机和电量主体,推动煤电逐步成为调节性和保障性电源,实现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平稳过渡、有序衔接。
*后,要求能源行业以科技更新为发展动力,坚持技术带领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附加值价值链转移。经过数十年发展攻关,我国能源科技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提高,但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和带领能源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总体上跟随式发展特征较为明显。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自主更新摆在能源科技更新的核心位置,发挥市场在科技更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实现能源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扬州万宝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