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
每周都有电话咨询表面粗糙度的概念的问题,我们表面粗糙度仪产品说明书后面的附录里对每一个概念都有详细文字解释和图释,老用户请仔细查看说明书。现将表面粗糙度主要的参数介绍如下:
表面粗糙度
(
根据 JIS B 0601-1994.)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在粗糙度曲线的中线方向,取样长度为l,并设取样中线为X轴,纵向倍率方向为
Y轴,用Y=f(x)表示粗糙度曲线,此时用下式计算,取值单位为(μm)
轮廓*大高度 Rz
在粗糙度曲线的中线方向,取样长度为l,并设取样中线为X轴,纵向倍率方向为
Y轴,测定粗糙度曲线的峰顶线与谷底线之间的距离,此值即为轮廓*大高度(μm)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JIS
在粗糙度曲线的中线方向,取样长度为l,设纵向倍率方向为Y轴,测得粗糙度曲线的中线,
5个*大轮廓峰高(Yp)平均值的**值,和5个*大轮廓谷蓙
EYv)平均值的**值。此两个平均值之和,即为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μm)。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与原来表示方法的关系(参考数据)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
轮廓*大高度 Ry
|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Rz
JIS
|
Ry·Rz
JIS
的 取样长度 l(mm)
|
原来加工表面粗糙度代号
|
标准数列
|
取样长度
λc(mm)
|
标准数列
|
0.012a
|
0.08
|
0.05s
|
0.05z
|
0.08
|
▽▽▽▽
|
0.025a
|
0.25
|
0.1s
|
0.1z
|
0.05a
|
0.2s
|
0.2z
|
0.25
|
0.1a
|
0.8
|
0.4s
|
0.4z
|
0.2a
|
0.8s
|
0.8z
|
0.8
|
0.4a
|
1.6s
|
1.6z
|
▽▽▽
|
0.8a
|
3.2s
|
3.2z
|
1.6a
|
6.3s
|
6.3z
|
3.2a
|
2.5
|
12.5s
|
12.5z
|
2.5
|
▽▽
|
6.3a
|
25s
|
25z
|
12.5a
|
8
|
50s
|
50z
|
▽
|
25a
|
100s
|
100z
|
8
|
50a
|
200s
|
200z
|
-
|
100a
|
-
|
400s
|
400z
|
- |
※
此类方法方便地表达了Ra、Ry、RZJIS三者的互相关系,但缺乏严密性。
※Ra:Rz、Rz
JIS
的评定长度是各自所测取样长度基准长度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