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周期及对股市的影响 宏观经济变动,呈现复苏、高峰、衰退和谷底反复循环的周期性波动。 (1) 复苏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经过*低谷之后出现缓慢复苏的势头,产出、就业、消费开始增加,企业业绩回稳,开始派发股利,投资者发觉持股有利可图,于是纷纷购买,使股市缓缓回升。 (2) 高峰 经济增长加速,人们对前景预期乐观,消费欲望刺激物价和生产,企业盈利大增,股利相应增多,股票价格上涨至*高点。 (3) 衰退 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利率提高,企业成本上升,产品滞销,利润相应减少,股利也随之不断减少,持股的股东因股票收益不佳而纷纷抛售,使股票价格下跌。 (4) 谷底 整个经济生活处于百业待兴的萧条局面,需求严重不足,大量的企业倒闭,失业率高,人们对预期悲观。企业整体盈利水平极低,股票持有者纷纷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使整个股市价格大跌。 经济周期对股价变动影响明显,也受到人们对未来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股价变动通常比实际的经济周期变动要**一步。在复苏之前,股价已经回升;经济周期尚处高峰阶段时,股价已有不小跌幅;经济仍处谷底末期,股市已开始从谷底回升。这就是股市的"睛雨表作用"。 正所谓"选股不如选时",根据经济循环周期,经济复苏至高峰期才是股票投资的*佳时机,而衰退期、谷底阶段的投资策略应以保本为主。另外,不同行业的股票在不同经济周期中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能源、制造(机械、电子)业股票在股市上升初期往往涨幅**;公用事业股、消费弹性较小的日用消费品部门的股票在下跌趋势的末期则发挥较强的抗跌能力。这是投资者在确定投资组合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二、常见的宏观经济指标及对股市的影响 读者在新闻中常常会接触到一些经济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外贸形势等。这些指标由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对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具有重要作用。 (1)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经济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一般按年统计),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值。这些产品和劳务的界定以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生产为标准,举个例子说,康佳在俄罗斯设厂,其产值不予计入;可口可乐在中国设厂,其产值计入我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速度,反映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程度。1998年在我国的一句流行口号:"保八",指的就是力争1998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 GDP指标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国内生产总值持续、稳定地增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协调增长,则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企业盈利水平持续上升,人们生活水平改善,股票的内在含金量以及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增加,促使股票价格上涨,股市走牛。 而经济结构不合理,高通胀下呈现的GDP高速增长,是泡沫经济的表现,经济形势有在矛盾激化中恶化的可能,企业成本上升,重复建设*终导致供大于求,居民实际收入 下降,各种因素引发股票价格的大跌。 若在宏观调控下国内生产总值出现减速增长,受政策收缩,增长减缓影响,股票价格有一个下跌的过程。随着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显现,社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经济矛盾逐步缓解,股票市场也会体现对经济向好的预期而出现平稳渐升的态势。 (2) 物价指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物价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平均价格与基准期平均价格对比计算的相对数,用于说明两个不同时期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目前常用的有社会零售物价指数、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等。物价指数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大于100,表示物价比基准期上升;小于100,则表明物价比基准期下降。 当物价指数衡量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涨,则形成通货膨胀;反之,则易发生通货紧缩。 过度的通货膨胀(幅度接近或超过10%),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居民收入下降,经济环境恶化,对股票市场不利;而通货紧缩时,物价持续走低,需求无法启动,企业经营困难,居民对未来预期不乐观,这时股票市场同样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3) 失业率 失业率的变动与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同步。失业率低,也就是就业率高,居民生活稳定,消费、投资欲望强,对股市起强有利。过高的失业率不仅影响个人投资意愿,而且会影响社会整体情绪,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股市因此震荡走低。 (4) 利率 利率体现了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资金借用报酬。利率的变化,直接反映出市场中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在市场繁荣之时,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上升;市场疲软之时,资金供过于求,利率下降。从另一个角度看,利率上升,抑制资金需求,经济发展降温;利率下降,刺激资金需求,经济发展回暖。利率的变化反作用于资金供求,从而作用于经济发展,因此成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利率的升降与股价的变化呈反向关系:当利率上升,公司财务费用上升,公司预期盈利下降,而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上涨,资金流向银行储蓄和债券,股票价格相应下调;反之,股票价格就会上涨。从1996年5月~199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7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从前6次降息消息出台时股市的表现看,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冲高回落的现象,这有利好见报前大市已经急速冲高的因素,也有国内股市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尚未解决原因,不能简单理解为利率与股价的反向关系不存在。在经过7次降息后,利率水平下降很大,对刺激企业生产和居民投资倾向将起到深远的影响,也为动作规范,业绩稳步增长的上市公司股价上扬构成实质性的支撑作用。 (5)汇率 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出来的价格。 汇率变动受到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的经济因素集中到一点,就是国家的经济实力。如果国内经济结构合理,财政收支状况良好,物价稳定,经济实力强,商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出口贸易增长,其货币汇率坚挺;反之,则货币汇率疲软,面临贬值压力。汇率的变动也会对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本币贬值,可以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也会导致资金外流,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平衡。 外汇行情与股票价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稳中有升,吸引外资流入,经济形势稳步发展,股价就会上涨,一旦其货币贬值,股价随之下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起始于泰铢贬值,外资抽离,股市狂泻,并迅速在周边国家引起连锁反应,*终引至全球股市的大幅波动。 现阶段我国股市、汇市仅保持适度有限的开放,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独善其身是很难做到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和吸引外资带来很大负面影响,纺织、外贸、开发区建设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股价随之出现滑落,如凯地丝绸、厦门国贸,赫赫有名的浦东"****"中的陆家嘴、外高桥、浦东金桥,主营业务受到极大冲击。 (6) 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是国家为了保证实现政府职能的需要,通过税收等渠道集中的公共性资金收入;财政支出是指为满足政府执行职能需要而使用的财政资金。 财政收与支的平衡关系对社会供求的总平衡发生影响,进而对经济产生影响。财政收大于支出为财政盈余,采用结余政策和压缩财政支出,可以减少社会总需求,给过热的经济降温,股市应呈现下跌的趋势;财政收不抵支出为财政赤字,具有扩张社会需求,拉动经济的功效,股市会随着经济增长呈现强势。 二、从政策面看中国股市 1.股市发展地位确立,管理层希望股市起好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股票融资,规范股票的发行和上市,并逐步扩大规模。党的十五大明确了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在理论上确立了股票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从1998年下半年起,我国中央领导层和权威党报陆续对股票市场发表评论: 江**书记在关于《证券知识读本》的批语中指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会有证券市场。建立健康、秩序良好、运行**的证券市场,对我国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筹集更多的社会资金,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规范发展》的评论员文章,指出1999年5月以来股市的上扬行情是"正常的恢复性上升",反映了宏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市场运行的内在要求。 温**副总理在国内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强调:充分认识证券市场在经济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做好证券市场规范和发展各项工作。 上述讲话、评论明白无误地表达了管理层希望股市能有大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的期望,旨在消除投资者疑虑,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可以说,我国股市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正确理解管理层的精神,对投资者近期的投资决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2."法制、监管、自律、发展"方针不变,股市需在规范中健康发展 股票市场具有高风险的特征,过度的投机易出现市场操纵行为,金融市场秩序被扰乱;泡沫经济下股价背离经济基础,会导致股市和经济的崩溃。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股市健康发展,管理层制定了"法制、监管、自律、发展"的证券市场八字方针,颁布实施《证券法》,查处股票市场中的违规行为,使中国股市步入法制的轨道。管理层不希望股市出现暴涨暴跌,对于利用政策向好之机,过度投机,严重影响金融秩序的现象,同样会用政策干预予以制止。这就要求投资者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理性投资观念,在市场趋于狂热,要特别留意新股发行、上市速度、报刊社论、***讲话以及对市场违规现象进行查处的消息,通常,这些消息都会成为股市阶段性顶部的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