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仪博仪器有限公司
扫一扫,手机逛起来
主营:主要经营的产品:风速仪、差压仪、烟气分析仪、纳米颗粒物、红外热像仪、红外测温仪、室内环境多功能测量仪、温湿度监测系统、变送器、智能型无线探头、电工表以及其他各类仪器仪表,力求满足客户对产品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我们有着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以适应各类客户的选型预算,和各类应用。
021-62341683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文章
技术文章

室内环境(三):热舒适性评价

发布时间:2010-05-31
室内环境(三):热舒适性评价

室内环境质量主要取决于室内空气质量、热舒适度、噪声水平和照明采光。通常而言,室内空气质量和热舒适度比其他两项对人的影响较为显著。
 
“热舒适”是指人体对热环境的主观热反应。Bedford在1936年提出热舒适的7级评价指标,美国供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标准(ASHRAE Standard) 在1996年开始使用7级热感觉指标,如表1所示[1]
 
 
表1 热舒适和热感觉评价指标
Bedford

ASHRAE

PMV值
-3
-2
舒适的凉爽
微凉
-1
舒适并不冷不热
中性
0
舒适的温暖
微暖
1
2
3
 
 
除PMV指标外,各国学者针对各自不同的目的提出了许多用于评价人体热感觉与热舒适的指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有:有效温度和标准有效温度(美国);卡他冷却能力、当量温度和主观温度(英国);预测平均投票数和预测不满意百分数(丹麦);热应力指标;湿球黑球温度计指数[2]。对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价指标规定,我国可依照的相关标准包括《中等热环境PMV和PPD指数的测定及热舒适条件的规定》(GB/T18049-200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01年版)等。
 
人体热舒适是人们对周围热环境感到满意的一种主观感觉,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精神的、主观的心理反映。*初人们对空调热环境进行评价时,是用传统数学方法,对热感觉各个级别间原本很模糊的边界给于**的界定。这样就会出现用**数学处理热舒适反而不**的现象。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这是一种比以前更加科学的热舒适评判体系,但由于每个人生理上的差异及主观感觉的多样性,使得每个个体的舒适区都不尽相同,而模糊评判模型是根据群体的热感觉建立的,不能完全适用于每一个个体。因此,对室内热舒适性进行评价时,发展了多种评价方法,部分文献如表2所示:
 
 
表2 室内热舒适度评价方法
文献
评价方法
主要内容
 
文献3
 
模糊评判
针对传统的室内环境舒适性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广义舒适感的概念,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多级FCE指标,并用实验的方法对该指标的精度和可靠性作了检验。
 
文献4
 
主观评价
 
选择典型大型商场,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不同商场、不同人员对室内环境的满意程度、可接受性和引发的症状水平,进而对室内环境舒适性进行主观评价。
 
文献5
 
 
数值预测
 
将计算传热学和计算流体力学综合应用于室内气流组织的数值计算,将计算范围扩至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根据Patankar提出的对r求调和平均的措施,建立共轭传热室内环境数值预测模型。
 
文献6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进行评判
以MatLab6.0为开发工具,建立BP神经网络评判模型,以不同个体对17种不同的环境做出热舒适判断作为学习的教师,然后再对4种不同的环境作了验证。该方法能够解决个体热舒适差异问题。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常用仪器:
testo 815 SL130噪声计
testo 545照度计
testo 435多功能测量仪
testo 425 风速仪
 
上海仪博仪器有限公司www.yibotest.com
关于我们| 易展动态| 易展荣誉| 易展服务| 易家文化| 英才集结号| 社会责任| 联系我们

备案号:粤ICP备1101088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202000312| 版权问题及信息删除: 0756-2183610  QQ: 服务QQ

Copyright?2004-2017  珠海市金信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行业网站百强奖牌 搜索营销*有价值奖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商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易展仪表展览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