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 > 真实值为正,< 真实值为负)
一.误差的分类
1. 系统误差(systermatic error)——可定误差(determinate error)
(1)方法误差:拟定的分析方法本身不十分完善所造成;
如:反应不能定量完成;有副反应发生;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干扰组分存在等。
(2)仪器误差:主要是仪器本身不够准确或未经校准引起的;
如:量器(容量平、滴定管等)和仪表刻度不准。
(3)试剂误差:由于世纪不纯和蒸馏水中含有微量杂质所引起;
(4)操作误差:主要指在正常操作情况下,由于分析工作者掌握操作规程与控制条件不当所引起的。如滴定管读数总是偏高或偏低。
特性:重复出现、恒定不变(一定条件下)、单向性、大小可测出并校正,故有称为可定误差。可以用对照试验、空白试验、校正仪器等办法加以校正。
2. 随机误差(random error)——不可定误差(indeterminate error)
产生原因与系统误差不同,它是由于某些偶然的因素所引起的。
如:测定时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微小波动,以其性能的微小变化等。
特性:有时正、有时负,有时大、有时小,难控制(方向大小不固定,似无规律)
但在消除系统误差后,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多次测定,则可发现其分布也是服从一定规律(统计学正态分布),可用统计学方法来处理
系统误差——可检定和校正
偶然误差——可控制
只有校正了系统误差和控制了偶然误差,测定结果才可靠。
二.准确度与精密度
(一)准确度与误差(accuracy and error)
准确度:测量值(x)与公认真值(m)之间的符合程度。
它说明测定结果的可靠性,用误差值来量度:
**误差 = 个别测得值 -真实值
(1)
但**误差不能完全地说明测定的准确度,即它没有与被测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如果被称量物质的质量分别为1g和0.1g,称量的**误差同样是0.0001g,则其含义就不同了,故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常用相对误差(RE%)表示:
(2)
(RE%)反映了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用来比较在各种情况下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比较合理。
(二)精密度与偏差(precision and deviation)
精密度:是在受控条件下多次测定结果的相互符合程度,表达了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 再现性。用偏差表示:
1. 偏差
**偏差: (3)
相对偏差: (4)
2. 平均偏差
当测定为无限多次,实际上 〉30次时:
总体平均偏差 (5)
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测定次数为无限次)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出的一小部分
当测定次数仅为有限次,在定量分析的实际测定中,测定次数一般较小,<20次时:
平均偏差(样本) (6)
相对平均偏差 (7)
用平均偏差表示精密度比较简单,但不足之处是在一系列测定中,小的偏差测定总次数总是占多数,而大的偏差的测定总是占少数。因此,在数理统计中,常用标准偏差表示精密度。
3. 标准偏差
(1)总体标准偏差
当测定次数大量时(>30次),测定的平均值接近真值此时标准偏差用 s 表示:
(8)
(2)样本标准偏差
在实际测定中,测定次数有限,一般 n<30 ,此时,统计学中,用样本的标准偏差S 来衡量分析数据的分散程度:
(9)
式中(n-1)为自由度,它说明在 n次测定中,只有(n-1)个可变偏差,引入(n-1),主要是为了校正以样本平均值代替总体平均值所引起的误差
即 (10)
而 S ®s
(3)样本的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11)
(4)样本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12)
此式说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按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正比例减少
4.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
准确度高,一定要精密度好。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高的分析结果才有可能获得高准确度;
准确度是反映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者的综合指标。
您可能会对本公司的以下产品感兴趣:
定氮仪∣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索氏抽提器∣索氏抽提仪∣蛋白质测定仪∣马弗炉∣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火焰分光光度计∣水分测定仪∣水份测定仪∣火焰光度计∣电子天平∣旋转蒸发器∣索氏提取仪∣超级恒温槽∣低温恒温槽∣分光光度计∣电导率测定仪∣pH计∣旋转式粘度计∣氮磷钙测定仪∣白度测定仪∣旋光仪∣阿贝折射仪∣白度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较测色仪∣旋转式粘度计∣旋转蒸发仪∣纤维素测定仪∣箱式电阻炉∣凯氏定氮仪∣脂肪测定仪∣粗纤维测定仪∣索氏提取器∣快速水分测定仪∣消化炉∣水分快速测定仪∣凯式定氮仪∣罗维朋比色计∣马福炉∣粉碎机∣脂肪测定仪∣全自动凯式定氮仪∣水份快速测定仪∣消煮炉∣快速水份测定仪∣粗纤维测定仪∣粗脂肪测定仪∣全自动定氮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