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严酷的资源形势和环境代价,逼迫我国把积极推进核电建设、规模发展核电、实现能源可持续供应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员钱平凡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填补一次能源缺口非核电莫属,至于温室效应气体减排,核电无疑也将发挥骨干作用。
中国如何掌握三代核电技术一直是核电业界的热点话题。日前,国家原子能机构举办的三代核电技术报告会,座无虚席,听众都带着问题,如此沉甸甸的关注,证明了核电技术路线之于国家核能发展的分量。
三代技术路线确定
根据《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2005-2020》,2020年将实现运行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容量1800万千瓦的目标。
而现实状况是,截至2006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699万千瓦,发电总量为548亿千瓦时。对此,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副总经理孙汉虹详细阐述了中国掌握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路线图:先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建设四台核电机组,中方通过消化吸收后,在第五台核电机组建造时,实现AP1000的自我设计目标。
消化吸收国外核电技术分为设计技术、设备制造技术及工程建设技术三个方面。孙汉虹介绍说,在设计方面,中方通过参与前四台机组的设计,在后续机组的设计中,实现以我为主的目标,并进一步开展大型非能动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的研究与开发,设计与建造自主品牌的大型非能动先进压水堆核电站,达到消化吸收的目的。
在设备制造技术上,目前已基本确定了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方案。其中,压力容器、堆内构件、驱动机构、蒸汽发生器、主管道等关键设备将在依托项目后两台机组上实现国内制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核电办主任许连义称,按照初步统计,依托项目每台机组的国产化率分别为30%、50%、60%和70%,四台机组平均为50%。中方坚持利用向第四台机组供货的机会进行国产化论证,为第五台机组完国内产化奠定基础,包括哈锅、上海电气、一重、大连起重、哈电机等有能力制造国产化部件。
在工程项目管理技术方面,计划组建由西屋联合体、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项目业主三方组成的联合项目管理机构来建造管理依托项目。根据初步计划,联合项目管理机构总部将设在上海,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设置两个现场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依托项目两个厂址建设项目的管理。
可行之道
中国核学会秘书长傅满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一个清晰的技术路线图对实现核电的规模发展非常重要。考虑到第三代压水堆机组目前处在设计阶段,更无商业运行的业绩,尚有不少不确定因素,即使引进技术并建设成功,也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试验示范运行考验后,才能决定开始批量建设。他说,“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投运和在建的核电站的主流应为改进型的**代机组,这也是完成2020年前核电建设目标的现实可行之道。
傅满昌表示,批量建设**代核电机组与引进第三代技术并行不悖。批量建设**代核电站的工程实践可以为**掌握第三代核电技术准备更好的技术基础和人才队伍。而且,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原主任张华祝也认为,在做好第三代核电技术引进工作的同时,近期内应加快**代改进型核电技术的批量化建设,再安排一批二代改进型核电项目建设,以提升自主化能力,促进我国核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