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生产工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尤其是煤矿可靠生产,已成为当前可靠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瓦斯爆炸事故,在煤矿可靠事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什么会经常发生煤矿爆炸事故?据本人掌握的煤矿可靠生产知识与调查资料表明,在我国煤矿可靠生产管理中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忽略了煤矿可靠生产工作中的抗静电问题。
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无不和静电发生联系,静电直接或潜在地从各个方面给人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据专家分析,火药、化工、医药、石油等工作场所发生的火灾事故,多数是由于人体活动产生的静电超过可靠限值,偶然发生放电火花引发的。静电的产生与人体穿着的服装的质料、活动的强度、使用劳动工具的类型、地面的导电性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有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采用接地、屏障、中和等方式消除防静电的危害。防静电工作服就具有为人体提供静电屏障,消除或减轻静电危害的功能。
1.静电危害
静电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的身上和周围就带有很高的静电电压—几千伏甚至几万伏。在一些特殊场合这个电压可能会产生致命的危害。工矿企业受到静电的危害越来越突出,有的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和损失。它可以在不经意间将昂贵的电子器件击穿,造成电子工业年损失达上百亿美元。在航空工业,静电放电造成火箭和卫星发射失败,干扰飞行器的运行。1967年,美国一航空母舰发生严重事故,一架飞机的导弹突然点火,造成了7200万美元的损失,并损伤了134人。调查结果是导弹屏蔽接头不合格,因静电引起点火。1969年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荷兰、挪威、英国三艘20万吨超级油轮在洗舱时产生静电,发生爆炸。我国近年来在石化企业曾发生30多起因静电造成的严重火灾爆炸事故。
人体是济普遍存在的静电危害源。对于静电来说,一是人员穿上防静电服装、鞋、袜,形成组合接地;二是增加作业环境中空气的相对湿度,这在目前传统产业中也是常见的预防静电危害的方法。
在煤矿可靠生产中,应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个体抗静电问题,纳入煤矿防爆管理范围。即应该认真规范工人的着装、穿鞋,避免因运动摩擦而产生静电,减少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众所周知,人体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静电,如果在煤矿可靠管理工作中不加以解决,所产生的静电,势必造成严重的可靠隐患。科学证实,人体的确是一个带电体。互握的手同时感到针刺的电击,这种情况在天气干燥情况下非常多见。这是“人体静电效应”影响的结果。科学实验已经证实:一般人都带有几十至几百伏的静电压而以**时和用脚蹬地时静电压更要高。“人体静电”的强弱还于周围环境、人的穿着、行为和人的个体等因素有关,空气干燥时比空气湿润强;个别人比一般人强(与每个人的人体电阻值不同有关);女人一般较男人静电强。
“人体静电效应”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的危害主要有两点:一是力的吸附作用,“人体静电”容易吸附空气中和地面上的灰尘,污染衣物,对人体健康不利;二是 “静电火花放电”在危险的易燃易爆场所,会使带电人体犹如一根一触即发的导爆索。在空气干燥季节,当人开门时偶尔会有电击的感觉,这就是静电放电(ESD)。当感觉到电击时,人身上的静电电压已超过2000伏!当人看到放电火花时,身上的静电已高达5000伏!当听到放电声音时,人体上的静电已高达8000伏!
因此,给井下作业人员装备防静电服,是当前我国煤矿可靠生产必须落实的一项基本工作。
2.瓦斯危害
瓦斯在煤层中存在的状态有两种:一种叫游离状态;一种叫吸附状态。游离状态也叫自由状态,即瓦斯以自由气体的状态存在于煤体的裂缝和孔隙中。游离瓦斯能自由运动,并呈现出压力来。瓦斯含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缝隙贮存空间的体积、瓦斯压力和温度。
吸附状态又分为吸着状态和吸收状态两种。吸着状态是由于煤中的碳分子对瓦斯的碳氢分子有很大的吸引力,使大量的瓦斯分子被吸着于煤的微孔表面,形成一个薄层。吸收状态是瓦斯分子在较高的压力作用下,能渗入煤体胶粒结构之中,与煤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据计算,在天然条件下,煤体中吸附状态约占90%,而以游离状态贮存的仅占10%。
在一定条件下,游离状态与吸附状态的瓦斯处于动力学的平衡状态。吸附状态的瓦斯与游离状态的瓦斯处于不断交换之中。当外界条件变化时,这种平衡状态就遭到破坏。如当压力升高或温度降低时,部分瓦斯将由游离状态转化为吸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吸附。当压力降低或温度升高时,就会有部分吸附状态瓦斯转化为游离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解吸。
古代植物在成煤过程中,经***作用,植物的纤维质分解产生大量瓦斯。此后,在煤的碳化变质过程中,随着煤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变化,继续有瓦斯不断生成。在长期的地质年代里,由于沼气的比重小,扩散能力强,地层又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以及地层的隆起、侵蚀,大部��瓦斯都已逸散到大气中去,只有一小部分至今还被保存在煤体和围岩内。
矿井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难溶于水,扩散性比空气高。瓦斯无毒,但当浓度高时,会引起窒息。当其在空气中具有一定浓度(5%~16%),并遇到静电火花时,能引起爆炸,对可靠生产威胁很大。
矿井瓦斯爆炸是一种链锁反应。当爆炸混合物吸收一定能量(通常是一定的热能)后,反应分子的链即行断裂,离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也叫自由基)。这类游离基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成为反应连续进行的活化中心。在适合的条件下,每一个游离基又可以进一步分解,再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这样循环不已,游离基越来越多,化学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济后就发展成为燃烧或爆炸式的氧化反应。所以,瓦斯爆炸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定浓度的甲烷和空气中度作用下产生的激烈氧化反映。
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促使爆源附近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向外冲击,造**员伤亡,破坏巷道和器材设施,扬起大量煤尘并使之参与爆炸,产生更大的破坏力。另外,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造**员中毒死亡。
3.防静电织物
防止静电积聚的措施,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尽快传导物体上的静电荷,使其分散或泄漏出去。因此防静电工作服应选择含导电纤维良好的面料制作,目前使用的防静电织物主要有以下3种:
(1)利用抗静电效果的湿度依赖性。通过抗静电后整理,即在纺丝中加入亲水性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使织物易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降低表阻抗,减少静电积聚,及时释放人体静电。
(2 )利用纤维的导电性。在纤维原料中加入抗静电剂和碳黑颗粒,使其成为导电纤维,通过混纺、交并、交编、交织或嵌织的方法,提高纤维或织物的导电能力,生成防静电织物,实现电荷逸散,防止静电聚积。
(3)在纤维中混入一定量的金属纤维制成混纺织物,该种织物稳定性好,耐洗涤。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中所列入的《防静电工作服》,是为防止衣服的静电积聚,用防静电织物为面料而缝制的,适用于火灾或爆炸危险场所穿用。使用的防静电织物的制作工艺主要是在纺织时,大致等间隔或均匀地混入全部或部分使用金属或有机物的导电材料制成的防静电合成纤维,或者两者混合交织而成。
4.技术要求
防静电工作服的技术要求包括结构、防静电性能、强度3个方面。
5.结论
我国煤炭行业很多企业对人体静电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或认识有错误,因而未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这是十分危险的,应当尽快予以纠正。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煤矿瓦斯爆炸的原因:一是电器漏电产生的火花而引发瓦斯爆炸;二是人体静电产生的火花而引发的瓦斯爆炸。如果上述分析正确,而我们仍对人体静电的危害性持无所谓的态度,就势必造成悲剧。如果已认识到人体静电的危害,但错误的认为纯棉服就能防静电,这样势必严重影响井下可靠生产。因为纯棉纤维本身也是绝缘体,在相对湿度低于50%时,纯棉布的带电量有时还高于化纤布。所以,纯棉工作服,不能代替防静电工作服。特别是干燥季节和干燥地区更要注意这一点。现在国内不少煤矿企业的工人在井下作业用纯棉工作服代替防静电工作服,因而悲剧仍无法避免,这样势必严重影响井下的可靠生产。我国煤矿生产企业应同一配置能排放人体静电的抗静电服、鞋、袜,在井下构成一个以个人为单位的强大抗静电网,以杜绝或减少人体静电火花引发的瓦斯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