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车间员工穿戴防静电腕带,如果被分到无尘车间可以不佩戴防静电手环、防静电鞋、防静电服吗?当然不可以,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去看看电子厂为什么要使用防静电双回路手腕带做防静电处理?这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1、防静电服、防静电双回路手腕带和静电鞋都是为了减少静电积累,并让人体静电导入大地。如果你一直坐在工作台前操作,防静电服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但在电子厂里你有很多时候不是在工作台前工作,而是要来回移动,如果没有防静电鞋,你就会产生很多静电。
如果你的身体防护进厂区时综合测试仪测试还有效,在生产过程中防静电服失效(弯折寿命、接地线接触不畅通等),那你每接触到一个电子元件都有可能损坏损伤它。
2、人体静电防护系统主要有防静电手腕带,脚腕带,工作服、鞋袜、帽、手套或指套等组成,具有静电泄露,中和与屏蔽等功能。地面防静电处理主要有防静电陶瓷钢基复合活动地板,防静电全钢活动地板,防静电瓷质地板砖等。
3、防静电双回路手腕带在防静电的过程中接地对于减少在导体上产生的静电荷是非常重要的,人体是导体,并且是主要的静电产生的发源地。因此,我们必须减少在接触敏感防静电元件或组件的人身产生的静电荷。而防止人体上产生静电的好方法就是通过人体接地。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有时由于穿着、气候、摩擦等原因,常常导致身体积累静电,而突然碰触金属时,就会遭受电击的疼痛感,某阶段常发生时甚至可以造成某种心理压力。如果暂时回避接触铁器,身上的电荷可能会积累更多,早晚会受更大的电击。所以为了防止生活中产生的静电损坏电子元件,电子厂才会要求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穿静电服、静电鞋和佩戴防静电双回路手腕带等来预防静电,将人体所产生的静电导走,以避免损坏电子元件或积累在身体中对身体造成危害。
静电引起火灾和爆炸只是静电危害的一种,从全方位防止静电危害、可靠生产方面考虑,应有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产生能够引起危害的静电电荷。对已产生的静电电荷进行准确地分析测量,掌握产生原因,并采取必要的综合性措施,消除静电所产生的危害,或把危害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途径有:在工艺方面控制静电的发生量;采用泄漏导走的方法,消除静电荷积聚;利用设备生产出异性电荷,来中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电荷。 (一)工艺控制法 工艺控制法就是从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材料选择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静电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的积累,使之达不到危险的程度。 1.限制输送速度降低物料移动中的摩擦速度或液体物料在管道中的流速等工作参数,可限制静电的产生。例如,油品在管道中流动所产生的流动电流或电荷密度的饱和值近似与油品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所以对液体物料来说,控制流速是减少静电电荷产生的有效办法。为了不影响生产率,将很大允许流速定为可靠流速,使物料在输送中不超过可靠流速。 在液体或粉体内夹入空气或气泡;粉尘在料斗或料仓内冲击;液体或粉体的混合搅动等。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1)为了避免液体在容器内喷溅,应从底部注油或将油管延伸至容器底部液面下。 (2)为了减轻从油槽车附注油时的冲击,从而减少注油时产生的静电,应改变注油管出口处的几何形状,这样做对降低油槽内油面的电位有一定的效果。 (3)为了降低罐内油面电位,过滤器不宜离管出口太近。一般要求从罐内到出口有30s缓冲时间,如满足不了则需配置缓冲器或采取其他防静电措施。 (4)消除杂质油罐或管道内混有杂质时,有类似粉体起电的作用,静电发生量将增大。实践证明,油中含水5%,会使起电效应增大10~50倍。 油品采用空气调合也是很不可靠的。石油产品在生产输送中,要避免水、空气及其他杂质与油品之间,以及不同油品之间相混合。 对于粉体输送,防止尘垢、杂物落入料斗,料斗应有斜面,以减少冲击。应除掉粉体内的杂质,因为各种杂质的沉降速度不一致,会形成二次分离,产生带电尘雾,在悬浮的粒子中易造成火花放电。 (5)降低爆炸性混合物浓度降低爆炸性混合物浓度,可消除或减轻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为此,可以采用通风(抽气)装置,及时排出爆炸性混合物;也可以在危险空问填充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氮等,隔绝空气或稀释爆炸性混合物,以达到防火、防爆的目的。 (二)泄漏导走法 泄漏导走法即用静电接地法,使带电体上的静电荷能够向大地泄漏消散。静电接地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利用工艺手段对空气增湿、添加挤静电剂使带电体的电阻率下降;或规定静置的时间等,使所带电的静电荷得以通过接地系统导入大地。一般认为,在任何条件下和环境下,带电体上电荷质点的对地总泄漏电阻小于106Ω时,对甲、乙类易燃可燃体,其电阻率小于108Ω在金属容器中储放的物料其接地条件可以认为是良好的。 1.增湿带电体在自然环境中放置,其所带有的静电荷会自行逸散。逸散的快慢与介质的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大有关系,而介质的电阻率又和环境的湿度有关。提高环境的相对湿度,不只可缩短电荷的半衰期,还能提高爆炸性混合物的很小引燃能量。 对于表面可以被水湿润的材料,如纯涤纶、聚氯乙烯等增湿效果不明显,这是由于高湿度空气在其表面不易形成水膜的缘故。增湿的水膜一般只要存在一秒以上即可消除静电。至于是否可以采取增湿措施,以及允许提高的湿度范围,应根据生产要求确定。从消除静电危害角度考虑,控制相对湿度在70%以上为宜。 2.加抗静电剂化学防静电剂也叫防静电添加剂。在非导体材料里加入抗静电剂后,能增加材料的吸湿性或离子化倾向,使材料的电阻率降到104~106Ω·m以下。有的抗静电剂本身有良好的导电性,同样可加速静电的温漏,消除电荷积累的危险。 使用防静电剂是消除静电的有效办法,但是某一种产品或物料是否允许加入和加入何种类型的化学防静电剂,要根据物料的工艺状态及使用目的来确定。 在电气制造业中,一般不使用化学抗静电剂,纺织行业则大量使用各种化学抗静电剂。 化工、石油储运中,根据成本、毒性、腐蚀性、使用有效性和对物料产品性质的影响等来考虑抗静电剂的使用。 如橡胶行业只允许使用炭黑作抗静电剂,因为其他类型的化学抗静电剂会使橡胶粘合不牢及产生气泡。也有一些抗静电制品采用直接渗入金属粉末、炭黑等导电性材料的方法制成。 对于塑料来说,内加型的表面活性剂保持其防静电的效果较为理想。它可以掺到合成物质中,在表面的一层起防静电作用,表面层被洗掉之后,由手亲油亲水的平衡作用,仍然能从内部渗至表面。酰胺基季胺硝酸盐用于聚氯乙烯软质塑料比较成功,已经商品化,它的商业名称为卡特纳克SN防静电剂。防静电剂效果特别是防止吸尘作用是很显著的。 用于纤维的防静电剂种类很多,绝大多数为表面活性剂。 3.确保静置时间和缓和时间经注油管输入容器和储罐的液体,将带入一定的静电荷。静电荷混杂在液体内,根据电导和同性相斥的原理,电荷将向容器壁及液面集中泄漏消散;而液面上的电荷又要通过液面导向器壁导人大地,显然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这个过程的。除上面提到的管道中的过滤器和管道出口之间需有30s缓冲时间外,油罐在注油过程中,从注油停止到油面产生较大静电电位,也有一段延迟时间。 由此可以看出,刚停泵时检尺或采样是不可靠的。对于容积小的储罐,装车后等2分钟即可取样;对于大储罐,则由于带电质点的沉降,使电荷不能正常消散,特别是油料里含有少量水分时,有时可能出现很强的电场,检尺工作必须在水完全沉降后才能进行。英国、美国提出停油后需半小时才能进行工作;原苏联规定为2小时以上:法国专家提出,液面每高1m就需等1小时。 4.静电接地静电与大地连接是消除导体上静电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是防静电中基本的措施。 (1)静电接地连接静电接地连接是接地措施中重要一环,其目的是使带电体上的电荷有一条导入大地的通路。实现的办法是静电跨接、直接接地、间接接地等手段,把设备上的各部分经过接地极与大地作可靠的电气连接。 必须指出,对带电的绝缘体,如果没有其他条件相配合,静电接地连接只能消除带电体表面的自由电荷。 流动中的物质所载的电荷,不会因为管道外皮接地而有所减少。接地的金属层能构成对静电危险源的屏蔽,从而消除放电的危险。 ①静电接地连接系统的电阻是指被接地对象经金属容器接地支、干线,接地极到大地的电阻值。该值是衡量静电荷外界导出通路良好与否的依据,数值应小于100 Ω; ②静电跨接是将两个以上、没有电气连接的金属导体进行电气上的连接,使相互之间大致处于相同的静电电位。而跨接线必须与大地相连,才能起到确保可靠的作用,跨接电阻是组成静电接地连接系统电阻值的一部分; ③直接接地是将金属体与大地进行电气上的连接,使金属体的静电电位接近于大地,简称接地; ④间接接地是将非金属体全部或局部表面与接地的金属紧密相连,从而获得接地的条件。例如在接地的金属容器内存放带静电的绝缘油,油品中的静电荷就是通过间接接地的形式经容器壁而导入大地的。 (2)静电接地的一般连接原则 ①金属导体应做静电跨接、直接接地; ②电阻率在1010Ω·m以下的物体以及表面电阻率在109 Ω·m以下的表面应做间接接地; ③电阻率在1010Ω·m以上的非导体及表面电阻率在109 Ω·m以上的表面,间接接地虽是必要的,但需靠其他措施相配合,如加抗静电剂、减少静电产生量、规定必要的静置时间、采用静电消除器等才能确保可靠。 (3)需做静电接地连接的场所凡用来加工、储存、运输且能产生静电危险的管道和设备,如各种储罐、混合器、物料输送设备、排注器、过滤器、干燥器、反应器、吸附器、粉碎器等,金属体应跨接形成~个连续的导电整体并接地。特别注意在设备内部不允许有与地绝缘的导体部件。 应当指出,当与地绝缘的导体积聚了大量静电电荷时,在对该导体施以接地的瞬间,由于大量电荷通过连接点集中放电,会形成较大的冲击电流,导致产生火花造成危害。此种情况下的放电措施是: ①保证放电点的周围危险介质浓度小于爆炸范围; ②在欲接地放电回路中,串接106~108 Ω的限流电阻。 (三)静电中和法 1.静电消除器的种类静电消除器是指将气体分子进行电离产生消除静电所必要的离子(一般为正、负离子对)。其中与带电物体极性相反的离子,向带电物体移动,并和带电物体的电荷进行中和,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它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薄膜、纸、布、粉体等行业的生产中。但是如使用方法不当或失误会使消静电效果减弱,甚至导致灾害的发生,所以必须掌握静电消除器的特性和使用方法。目前的静电消除器主要有5种。 (1)自感应式静电消除器自感应式静电消除器是一种简单的消除静电装置,它没有外加电源,由接地的若干支非常尖的针、电刷或作消电电极用的细电线及其支架等附件组成。 使用时静电消除器针尖对准带电介质,放在距表面1~2cm的地方,或者将针插入带电液体介质内部,都可以得到消除静电的目的。自感应式静电消除器的性能,通常用两个指标来衡量:一是电晕电流,电晕电流越大,表面单位时间内消除掉的静电荷的数目越多,消除器效果就越好;另一个是临界电压,所谓临界电压,是指能够使消除器针尖起电晕作用的较低电压。这个数值越小,剩余的静电电压就越小,因此消除器的效果也越好。 专用于油管上的感应式静电消除器(简称消电器)能解决槽车的静电可靠问题,效果显著,可以使槽车油面电压由25kV下降为3~4kV。这种消电器在我国石油化工企业中已被广泛使用,现做详细介绍。 消电器的结构,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接地钢管及法兰部分、内部绝缘管、针螺栓等。为了均匀地在油内产生相反的电荷,放电针沿长度方向交错布置4至5排,每排沿圆周围均匀布置3至4根针。为了方便检查和维修,放电针用螺栓做成,可装拆。 近年来,我国研制了充油夹套式消电器,选用有机玻璃或玻璃钢做成双层或单层管,使用时夹层之问充满所输送的油品做为电介质,以减少重量,降低成本。 消电器的原理是:当带电油品进入消电器绝缘管后,对地电容变小,使内部电位增高,这样在介质管内形成一个高电压段。在放电针端部,由于具有高电位场使其因感应而堆积的电荷被拉入油中,或因高电场强度使油品部分电离而发生中和作用,达到消除部分电荷的效果。 自感应式消电器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价格低,便于维修,器本身不易成为引火源,是一种可靠性较高的消电装置,对于不要求将静电消除干的场合较为适用。 (2)外接电源式静电消除器加到外接电源式静电消除器上的高压电源可以是直流,也可以是交流,交流又有工频和高频两种。 外接电源式静电消除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电压消除器离子极(即针尖)与接地极之间形成强电场而使空气电离。但直流装置与交流装置消电的机理不完全一样,直流装置是产生与带电体电荷相反符号的离子,直接中和带电体上的电荷;而交流装置是在放电针尖、端附近产生离子时(正、负离子),其中与带电体极性相反的离子向带电体移动,并与带电体上的电荷进行中和,其结果是带电体上的电荷被消除掉。 直流型静电消除器消电能力比交流型高,但所用电源复杂,一般多采用工频交流静电消除器。 外接电源式消电器比自感应式消电器好,消电较彻底,但也容易使带电体载上反极性的静电。 (3)放射线式静电消除器放射线式静电消除器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使空气电离,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消除生产物料上静电的装置。放射线式静电消除器可用于化工、橡胶、造纸、印刷等行业。 锚(Ra)、钋(Po)、钚(Pu)等元素的同位素能放射a射线;铊(T1)、锶(sr)、氪(Kr)等元素的同位素能放射β射线,都可以作放射式静电消除器的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线式静电消除器离带电体越近,消电效能越好,一般取1O~20mm。根据工艺要求,消电器至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增大。 使用放射线式静电消除器,一定要控制放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和对产品的污染。应使照射剂量小于0.5rem(雷姆)/a,为此放射线式静电消除器的放射性同位素元件应有铅制屏蔽装置或其他屏蔽装置,使消除器只能在其特定方向上使空气电离,发挥中和作用。放射线式静电消除器应有坚固的外壳,防止机械损伤。 放射线式静电消除器结构简单,不要求有外接电源,而且工作时又不产生火花,适用于有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场所。 (4)离子流式静电消除器在直流外接电源式静电消除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用干净的压缩空气通过消电电极喷向带电体,于是就将离子极产生的离子源源不断、有方向地喷到带电体表面,达到中和静电的效果。它能远距离消电(0.6~1m),可靠、防爆、防火,能用低压配线,离子流极性可选择。 (5)组合式静电消除器组合式静电消除器可以是自感应作用和放射线作用或具有高压电场作用和放射线作用的静电消除器的组合,它能兼有两者消电的优点,故有很好的消电效果。 感应式静电消除器在带电体表面电位比较低时不能进行工作,只有在电位高时才能发挥较高的效率。而放射线式静电消除器能在电位不大的情况下正常工作,但其效率受到电离电流的限制,电离电流不随介质上电位的增大而增大。两者组合在一起,就能弥补各自的缺点。 这种组合式静电消除器的特性是由放射性线式和感应式两种消除器的特性叠加而成显然消电效果更为显著。 2.静电消除器的选用 (1)从静电消除器适用角度自感应式和放射线式静电消除器原则上适用于任何级别的场所,放射线式当危及可靠工作时不得使用。外接电源式静电消除器应按场所级别选用合适的,如在防爆场所内,应选用有防爆性能者;在相对湿度经常在80%以上的环境,尽量不使用外接电源式静电消除器;离子流型静电消除器适用于远距离和需防火、防爆的环境中。 (2)从消电对象角度选用防爆场所选用离子流式,有保证可靠的自感应式或有防爆性能的外接电源式静电消除器:对带电极性一定,带电量大或高速移动的带电体选用直流外接电源式静电消除器;对静置不动的防火防爆环境,可考虑使用放射线式静电消除器。 3.静电消除器的安装要求 (1)消电电极应安装在带电体电位很高的位置上,一般情况下,要离开静电产生源0.5~20cm以上,见图所示: (2)消电电极面对带电体垂直安装; (3)在下列情况下,不要装静电消除器的消电电极,即带电体附近有金属物、静电产生源、其他静电消除器,环境温度在150℃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以及埸于污染静电消除器的地方; (4)数组静电消除器安装时,各消电极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4倍安装距离; (5)高压电源应安装于非防爆场所。 4.静电消除器的维护和保养 (1)设专人进行静电消除器的保养: (2)每班交接工作要检查静电消除器的外观,特别是消电电极不应积有灰尘,针尖不应变钝; (3)定期测量消电效果,效果应达到90%以上: (4)定期检查电气系统的绝缘。 (四)人体的防静电措施 1.人体接地人体带电除了能使人体遭到电击和对可靠生产造成威胁外,还能在精密仪器或电子器件生产中造成质量事故,为此必须解决人体带电对工业生产的危害。 (1)在人体必须接地的场所,应装设金属接地棒——消电装置。工作人员随时用手接触接地棒,以清理人体所带有的静电。在坐着工作的场合,工作人员可佩带接地的腕带。 防静电的场所入口处、外侧,应有裸露的金属接地物,如采用接地的金属门、扶手、支架等。 (2)在有静电危害的场所应注意着装,工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鞋和手套,不得穿用化纤衣物。穿防静电工作服不仅可以降低人体电位,同时可以避免服装上带高电位所引起的其他危害。 穿防静电鞋的目的是将人体接地,除防止人体的静电带电外,并能防止人体不慎触及低压电路而发生的触电事故。 防静电鞋的电阻值应小于107 Ω并大于105Ω。穿着防静电鞋时,要考虑所穿袜子的导电性,严禁在鞋内外粘贴绝缘垫,并应定期作检查。 2.工作地面导电化 (1)特殊危险场所的工作地面应是导电性的或造成导电性条件,如洒水或是铺设导电地板。 (2)工作地面泄漏电阻的阻值既要小到能防止人体静电的积累,又要防止人体触电时不致受到严重伤害,故电阻值应适当。 目前国内外定为一般场合为108 Ω ,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为。 国内一般要求为 3×104 Ω≤R106 Ω。 3.可靠操作 (1)工作中,应尽量不搞可使人体带电的活动。如接近或接触带电体;在防爆厂房内介质较小、燃烧能量较小的危险场所内,穿脱掉衣服、靴、鞋及剧烈活动,因为这些动作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还需指出在危险场所内梳头也是不允许的。 (2)合理使用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和工具 (3)工作时应有条不紊、果断稳重,避免急剧性动作。 (4)在有静电危险的场所,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如钥匙、硬币、手表、戒指等,也不许穿带钉子的鞋等进入现场。 (5)不准使用化纤材料制作的拖布或抹布擦洗物体或地面。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1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