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合同能源管理新政调查:"及时雨"如何缓解产业之"渴"

  进入5月的每个工作日,中国节能协会会员部都是“门庭若市”。突然涌进来的大批申请加入会员的节能服务企业,让手忙脚乱的协会工作人员直言“火了,火了”。

  就在一个月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让各地节能服务企业欢欣鼓舞。此前,大多数节能服务企业都处在经营困境中,“盼星星、盼月亮”地等待新政的到来。被称作“及时雨”的《意见》将如何缓解节能服务产业多年之“渴”呢?

《意见》出台

破解认知尴尬,就像一场“及时雨”

   《意见》的出台,使节能服务产业一下子拨云见日。图为以“绿色产业,绿色消费”为主题的2009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现场。新华社供图

  合同能源管理,大致可解释为: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机制。用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办公室执行主任王树茂的话来说,“就好像我先掏钱给你家买节能灯泡,一段时间���省下的电费咱俩分成,我得到的部分不但把灯泡钱赚回来,还能有所收益。”

  但在《意见》出台前,对大多数人来说,“合同能源管理”还是一个新鲜词汇。

  “*痛苦的事莫过于不被社会所认知。”曾经作为节能服务企业负责人的李先生这样表示。2002年,他在北京开始经营一家节能服务公司,不到两年,他选择了转行。回忆起当年情景,他至今仍感觉筋疲力尽,“‘合同能源管理’是啥东西?”用能企业负责人多数要这样打问号。“口干舌燥地一遍遍为对方讲解‘不用投一分就可以得到先进设备,而且节能’,得到的**反应却往往是‘天上怎么可能掉馅饼?’”李先生说,“如果走访10家用能企业,*后能有1家同意签订项目合同就谢天谢地了。”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意见》了解了这一行业,开始品尝合同能源管理的甜头。“往年,行业协会平均每月批准会员单位数量在6家左右,但《意见》出台后的这一个�%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