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由弱到强
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人才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据悉,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1993年9月,美国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1989年,中国正式颁布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纲要》,从1993年着手建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0开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2001年开始教育政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重点建设教育政务“三网一库”。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呈现出���展速度快、使用效率比较低、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分散和信息化人才队伍与上等资源比较短缺的特点。
信息化基本完成
仍不能满足需求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还处于粗放型阶段,硬件环境大投入应用效果的低产生是当代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演示工具而存在,对教育的影响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统计显示,2006年中国教育IT投资总规模为304.8亿元,硬件投资占68%,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覆盖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座城市,联网的大学、教学机构和科研单位超过1800个,用户超过2000万人,各校进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共享。
虽然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及以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已初步形成。但由于目前网络传输速度太慢,宽带网等远程教学信息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不高等原因,仍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有鉴于此,在即将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家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充分利用上等资源和先进技术,**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及应用,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网络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未来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是一个知识、信息、通信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程,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
业界专家分析认为,未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将朝着教学信息资源整合、教育信息化管理标准统一、社会学习者的住处素养和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率提高、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不断完善的趋势发展。
进入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提高其总体效益。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以及网络地区中心的建设,大力兴建各省教育科研网的主干网,并实现高带宽、高速率、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和**性,提高网络水平,并延伸到学生宿舍满足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需要。
统一管理标准和规划信息资源,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尽快建立以国家紧缺人才培训课程资源为重点,涵盖各类院校及培训机构,为广大农村学校、**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实现国内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提高全社会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教育信息化的投资效率,同时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伋处于探索阶段,但基本认可“微机化加外文化”的基础评价标准。相信,未来20年,国内关于教育信息化的评价和研究工作将会较大的发展,评价体系指标也将日趋完善。
虽然我国教育信息化手段与国外相比差距不大,但在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和基础设施上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各种教学软件、网站质量不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中运用发展不平衡等,是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因素。我们期望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引导下,快速、健康地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