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恒温槽的构造及恒温原理,初步掌握装配和调试技术。
2、掌握接触温度计的调节和使用。
3、学会分析恒温槽的性能。
二、主要仪器和设备
仪器:玻璃缸1个;温度调节器(导电表)1支;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1台;温度计1支;搅拌器1套;温度操控器(继电器)1台;加热器1只。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
恒温槽一般由浴槽、温度调节器、温度操控器、加热器、搅拌器和温度指示器等部件组成。
装配和使用恒温槽的时候,应注意各元件在恒温槽中的布局是否合理,注意各元件的灵敏度,注意感温、温度传递、操控器、加热器等的滞后现象。通常,灵敏度越高,恒温槽内温度波动越小,各区域温度越均匀。灵敏度是恒温槽恒温好坏的一个主要标志。为了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在设计恒温槽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恒温槽介质的热容量要大些,传热效果要好些,尽可能加快电热器与接触温度计间传热的速率,感温元件的热容尽可能小,感温元件与电加热器间距离要近一些,搅拌器效率要高,作调节温度用的加热器功率要恰当。
本实验研究的是常用的控温装置—恒温水浴。它通过温度操控器操控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恒温的目的。当恒温水浴热量散失导致其温度下降到设定值时,操控器使操控加热器工作,系统温度升高,当系统再次达到设定温度时,则自动停止加热。如此循环,可以使系统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一般恒温槽都用水作为恒温介质,使用温度为20~50℃左右。若需要更高恒温温度(不超过90℃)时,可在水面上加少许白油以防止水的蒸发,90℃以上则可用甘油、白油或其他高沸点物质作为恒温介质。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将蒸馏水灌入浴槽至容积的4/5处,然后将恒温槽所需元件按合理的排布组装成一套恒温槽,并接好所有的线路。
(2)打开搅拌器和加热器,使恒温槽内的水温度升高,等温度计显示温度为25℃左右时通过调节调节帽调节温度调节器的温度使之温度在23-25℃之间,固定好调节帽。当指示灯的显示呈红绿交替时即可开始下一步骤。
(3)用精密温差测量仪测量已达设定温度的恒温槽的温度波动值,测定点选择恒温槽的上、中、下、左、中、右六点。
(4)分别测定加热器在100V和200V电压下恒温槽的温度波动曲线,每隔30s读数一次,连续记录15min。
五、100V加热功率数据:
-0.003 -0.019 0.012 0.007 -0.009 -0.025 0.011 -0.001 -0.018 0.009
0.007 -0.009 -0.024 0.014 0.001 -0.012 0.008 0.004 -0.006 -0.018
0.014 0.002 -0.015 0.002 0.013 -0.003 -0.019 0.015 0.004 -0.009
200V加热功率数据:
0.000 0.087 0.080 0.062 0.047 0.031 0.015 -0.001 0.095 0.084
0.067 0.043 0.030 0.012 0.001 0.084 0.079 0.061 0.045 0.034
0.018 0.001 0.088 0.086 0.070 0.056 0.038 0.020 0.003 0.094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测温元件位置(50v电压测定所有数据) 上 下 左 中 右
温度/℃ *高 0.110 0.015 0.010 0.027 0.011
*低 0.067 -0.025 -0.012 -0.024 -0.022
波动值/℃ 温差 0.043 0.040 0.022 0.051 0.033
平均值 0.038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
1、使用温度调节器设定的温度往往比1/10℃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低0.5~1℃。这与仪器的灵敏度以及信号在各个仪器间传输时的损耗有关,真实的温度要以1/10℃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准,温度调节器只是起到一个相对调节的作用,而不需要关心它的读数。
2、恒温时不能以接触温度计的刻度为依据,也不能以控温器的温度显示器为依据,必须以恒温槽中1/10℃温度计为准。
3、从温度波动曲线对比可以看出,当温度稳定后,使用小功率加热明显能够减小温度的波动程度,因为温度波动的数量级是小的,所需要的外部稳定热量也是小的,因此只要小功率加热即可满足,使用大功率加热反而更容易引起温度的波动。
4、本实验中水的温度降低的速度比较慢,所以要谨慎操作,在水温达到25℃之前调节好操控器,如果不慎温度超过25℃的话可加入少量的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