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分析的目的不仅在于判别故障的性质、查找故障原因,更重要的在于将故障机理识别清楚,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预防故障重复发生。通过故障分析,找到造成故障的真正原因,从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装配调整、使用与保养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发动机工作不稳定的原因很多,空气流量计是重点检查的对象,但是要确认它是否有故障,故障分析、检查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通过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一、 故障一 凌志LS400轿车高速闯车。发动机在原地加速时运转正常。当汽车行驶速度在120~140公里左右时,汽车会出现闯动的现象,有时闯动频繁,有时只是偶尔闯动,感觉好像是发动机间歇断火。 故障分析:发动机空载运转时正常,而故障只在120km/h车速以上时发生,或者说是有较大负荷时故障才出现,因此故障原因可能是发动机高速断火、断油、喷油量突然减少,或者是废气再循环、汽油蒸气回收系统、进气控制系统、氧传感器闭环控制系统等在高速时工作不正常造成的。 检修:读取故障代码,** 检查点火系统,将示波器接到一个点火线圈的中央高压线,试车、闯车时点火高压为8KV~10KV,正常,点火波形良好;将示波器接到另一个点火线圈的中央高压线,再试车出现故障时点火波形也良好。后来将示波器逐个接到各缸的高压线,再试车,结果发现闯车时各缸的高压都正常,波形都止常,可见闯车的原因不是点火系统造成的,应查找其他方面的原因。 将示波器接到**缸喷油器控制端,试车,观察喷油时间的变化情况,闯车该气缸的喷油时间正常,为3.5ms左右。然后将示波器逐个接到其余气缸的喷油器控制端,再试车,观察喷油时间的变化情况,闯车时每个气缸的喷油时间都无异常。也不能说明故障是喷油量造成的。接上电脑检测故障诊断仪,读取数据流,从获得的数据来看,当系统由闭环控制进入开环控制时,车速在120km/h左右,是容易出现闯车的时候。断开氧传感器接线,强迫发动机常处于开环控制,接着试车,故障依旧。其他数据都正常。*后怀疑可能是某个传感器的信号不稳定,影响了发动机的动态工作,而且这个信号在诊断仪上又看不出问题。关键的传感器有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空气流量计、车速传感器等。 将示波器逐个接到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试车出现故障时这些信号都正常。 将示波器接到空气流量计(涡流式)信号端,试车,出现故障时发现矩形波信号有偶尔中断的现象,接着测量其电源端与接地端的工作电压,出现故障时,电压为稳定的5V,电压正常。说明该故障是空气流量计高速时有时信号输出不正常所致。 将检查情况告知车主,车主说该空气流量计不是他的,前段时间曾在另一修理厂检修过其他方面的故障,后来就发现了现在这个问题,怀疑被人调换了��气流量计。后来车主找到原修理厂,要回了原件,装上后汽车工作恢复正常。 二、 故障二 现代Elantra 1.6轿下出现冒黑烟、怠速游车的故障,而且黑烟随加速而增多,油耗大。 故障分析:黑烟随加速而增多,油耗大,应该是喷油量偏多,混合气过浓造成的。 检修:先读故障代码,诊断盒在离合器右侧的保险盒下方,接上发光二极管(该车无CHECK灯),读到21号代码(水温传感器信号**),检查水温传感器的插头有油污,清洁后故障代码可以**,但故障依旧。 接上电脑检测诊断仪,读取数据流,热车怠速的喷油时间为8ms左右(正常为2ms~3ms),空气流量计的输出信号频率在80Hz~120Hz(正常为30 Hz~40Hz)之间快速变动,发动机转速在700RPM~1100RPM之间变动,其他信号参数基本正常。 从测量数据来看,很有可能是空气流量计信号不正常而引起喷油量异常,引起故障;也有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发动机游车后,进气波动太大而引起空气流量计信号不正常的,不过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为了进一步确定空气流量计是否良好,拆下空气滤清器,接通点火开关,用电吹风对着空气流量计吹气,在“进气量”稳定的情况下,空气流量计的信号仍然波动很大,说明空气流量计有故障。后来又用信号模拟仪输出矩形波信号来代替空气流量计信号,当频率为35Hz时,喷油量为2.6毫秒,发动机怠速运转平稳,不冒黑烟;将频率调到110Hz(该仪器只有四级调节),喷油时间略微上升,发动机也运转平稳,不冒黑烟。因此可以断定该故障是由空气流量计引起的。 将新的空气流量计换上,起动发动机,发动机运转正常,不冒黑烟。再次读取数据,正常怠速时喷油时间为2.6ms左右,空气流量计的输出信号为30Hz左右。发动机故障排除。 深入探讨:在**案例中,用示波器测量点火和喷油的参数,以及使用故障诊断仪读取数据流,都不能发现问题。后来考虑到检测仪器显示刷新率的问题,然后通过分析传感器信号的影响,捕捉到了空气流量计瞬间工作失常的信号。在**案例中,从检测结果和故障现象来看,给人感觉就是空气流量计原因造成的。但是,其他原因也有可能造成类似的故障,如ECU的故障,笔者就曾有过此类故障的误诊。 通过上述两个例子来看,故障诊断过程中除了要灵活运用检测仪器,还要认真分析检测结果,不能盲目地信赖和依赖检测数据,否则会陷入困境或者走弯路,甚至误诊。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