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法国作家曾经说过:“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但是,在9月10日这**,我们却惊讶地发现,**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困扰个体与家庭的“哲学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这**是“世界预防**日”,在这个沉重的日子里,有关机构发布了一组让人心情沉重的数据: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有200万人**未遂,而在青壮年群体中,**在各种死因中名列首位。
**的原因虽然千差万别,但归结起来只有一个,即丧失了对生命的希望。如何重燃希望的火焰,如何援救那些处于抑郁、沮丧、挫败等情绪边缘的人们,是世界各国卫生组织都在研究的课题。在发达国家,每个城市都有**预防与危机干预中心,有些国家在每个社区都设有公益性的心理咨询机构,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跟踪援助和紧急干预,有效地降低了**的成功率。但在我国,**干预这个概念还是在这两年才为公众所得知,**预防的机构也只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城市中才有设立,而在**率甚高的农村地区,对**的干预和预防还处于邻里规劝的“农耕阶段”。
相对较高的**人数和相对薄弱的**干预机制,构成了**问题的“语境”。
在青少年的生活世界里,很难见到专业心理咨询人士的身影,在许多高校里,心理咨询和精神救助还停留在老式说教的水准,其科学含量和现实对应性都很难让人满意。前两天,某高校搞了一场“**干预”的演练,活动方式虽已进化到“模拟话剧表演”的水平,但这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教育+筛查+**”模式来说,实在是幼稚得可以。心理咨询普及程度的低下,导致精神卫生的总体水平也令人忧虑,这是**干预的“上游”问题。从“下游”看,北京等大城市虽然建立了**预防中心,但是公众知晓程度、系统配套的网络化程度、干预的有效性都差强人意,在某些**救助的场合,出现频率高的还是警察和消防人员,而罕见心理专业人士。而由于精神健康、**预防的民间机构很不发达,对**的干预很难在较大范围里展开。
世界卫生组织近的统计表明,约有39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有焦虑不安、恐怖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接近学生总数的两成。谁来守护这些脆弱的生命,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亟须考虑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