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资讯] 中核集团上半年将建成国内头个千吨级铀矿基地
《**财经日报》记者1月30日从中核集团获悉,中国头个规模化地浸铀矿山蒙其古尔一期工程提前一年**建成,二期正在快速推进,2016年上半年将建成国内头个千吨级铀矿大基地。
公开资料显示,该铀矿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蒙其古尔矿床深部矿体原地浸出采铀现场条件试验研究项目钻进深度取得重大突破,一组工艺试验孔单孔深均超过650米,接近670米,在此之前,中国地浸采铀工艺钻孔孔深都在500米以内。
蒙其古尔二期工程已经得到了环保部的批复。本报记者从环保部2015年8月25日印发的《关于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蒙其古尔铀矿床原地浸出采铀扩建(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中了解到,该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井场、水冶厂、动力辅助区及生活区等子项。
另外,本报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内蒙古两个千吨级大基地建设也实现了战略突破,已拉开序幕,并在全球范围内**在自然界发现天然金属铀。2015年,中核集团在世界上**发现自然界中金属铀的存在。
在此之前,人类在自然界中还从未发现有自然金属铀,科学界也形成了自然界中没有金属铀的惯常认识。这一发现为中国铀资源的更大突破提供了依据。
铀是一种极为稀有的放射性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仅为百万分之二,其形成可工业利用矿床的几率比其他金属元素要小得多。作为核工业的基本原料,铀矿对于中国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中国大陆运行的核电机组30台,总装机容量2831万千瓦,在建的核电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2672万千瓦。其中,在建核电机组数位居世界**,在建、在运机组总数位居世界第三。但作为一个核电大国,中国的铀矿却相对缺乏,且其品位也较为低下。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铀矿出口大国有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加拿大、尼日尔、南非、马拉维等。有研究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有九成以上的铀是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澳大利亚4国进口而来。
一位核电专家曾告诉本报记者,中国核电站所需铀矿的来源主要有3个,分别是:国际上的期货市场、现货市场和在海外开采以及国内的自身供应。他解释,由于国内铀矿品位相对较低,有些铀矿的开采成本甚至高于铀矿市场的价格,在国内开采这样的铀矿很不合算,因此有机会到国外开采更好。
本报记者对官方资料进行梳理发现,近年来,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核集团和中广核——已纷纷走出**,到处寻找可以开发和购买的铀矿资源,以满足国内核电不断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