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海星的外观赏心悦目,但有的种类会对面临严重威胁的珊瑚进一步造成威胁,比如棘冠海星(Acanthaster planci)。这种海星在印度洋-太平洋区域泛滥成灾,会整个爬上珊瑚枝把胃从口中翻出来分泌消化酶,将珊瑚虫的组织液化并吸收。
通过分析*新测序的棘冠海星基因组及其分泌的蛋白质,研究人员重点揭示了可能是棘冠海星赖以相互交流的因子。该研究The crown-of-thorns starfish genome as a guide for biocontrol of this coral reef pest在线发表在本周的《自然》杂志上,它或有助于制定新型策略,帮助防治这种多产的珊瑚礁捕食者。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Bernard Degnan及同事对两只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大堡礁和日本冲绳的棘冠海星进行基因组测序。他们还研究了棘冠海星分泌至海水中且聚焦在一起的蛋白质。作者重点强调了大量信号转导因子和水解酶,其中包括一套已扩充并快速演变的海星特异性室管膜蛋白相关蛋白质,这可能是未来生物防治策略的重点。
这种基于基因组的方法有望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中,用以鉴定靶向并影响海洋害虫行为、发育与生理的因子。这些数据也将有助于研究棘冠海星灾害爆发的起因,为在区域尺度上管理这种危害珊瑚礁的动物作出贡献。通过分析*新测序的棘冠海星基因组及其分泌的蛋白质,研究人员重点揭示了可能是棘冠海星赖以相互交流的因子。该研究4月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它或有助于制定新型策略,帮助防治这种多产的珊瑚礁捕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