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医疗、房价这三座大山中,随着一起又一起医患冲突的不断发生,让医患矛盾分外凸显。对此,钟南山开出的**是抓大,对大医院进行公益改革。他指出,和许多国家一样,大医院的公益性首先表现在医务人员的工资是国家给的,而不要让医院自己想办法,医生不用考虑药的问题,也不用考虑要多看病人。
医务人员的工资是国家给的,跟药品检查啥的脱钩,这当然是杜绝以药养医的一个办法,也是解决看病贵问题的对症之策。工资是国家给的,大医院从市场化回归到公益属性,不用整天想着开大**,不用一个感冒就从头到脚上上下下地做检查,看病自然能便宜下来。
不过,仅仅通过大医院的公益性改革,想要彻底解决医患矛盾,还是不够。
“稍微有点名气的医生每天要看50个病人,怎么可能容易?排队3个钟头,看病3分钟,医患关系怎么可能改善?”正如钟南山所说的,大医院医生的工资国家给了,会带来开药少、检查少、看病费用减少的结果。可是看病难呢?稍微有点名气的医生,每天要看50个病人的结果,是怎么造成的?主要原因还是医疗资源稀缺、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好的医生都在大医院里,小医院或小城镇里的医院,医疗环境、医疗质量难以得到民众的充分认同,结果就是大医院里人头攒动,患者等得焦灼,医生看得匆忙。医生不是想看50个病人,而是有50个病人等着他看,医生自然疲惫;排了也许两三个小时的队,换来的却只是3分钟的诊疗,患者难免烦躁,这也许是为什么门庭若市的大医院更容易发生医患冲突的重要原因。
所以要抓大,更要促小。要建立健全能让民众信赖的基层医疗机构,也要鼓励民营医疗机构进入市场。国内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医院教授丁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分级诊疗不健全,再建多少个**医院能解决13亿人的看病问题?”这一问切中肯綮。13亿人的看病问题,确实不是几个**医院就能解决的。哪怕这些**医院完全实现了公益性改革,对于庞大的医疗需求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国内人大代表、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昨天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应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包括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制等。
无论是走公益化之路还是市场化之路,医改要获得成功,绕不开的一点是,如何让医疗资源*大程度地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