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工业互联网IIoT为何落地难

目前来看,政府推动是工业互联网2018年火热的直接原因。

政策方面,从2017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到2018年2月,工信部成立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工信部长苗圩担任组长,后续又推出一系列政策,启动实施工业互联网的三年(2018~2012)行动计划。

资金补贴方面,多个省市出台了相关政策,真金白银地砸了下去。补贴和优惠项目包括公有云资源购买、应用服务费、设备接入费、网络改造费、网络使用费等。

另外,各地政府还各自采取相关行动,制订“企业上云”计划,建设产业示范基地、区域工业云平台等。

另一方面,云技术的不断成熟,正快速催熟巨大的工业新技术漩涡,而这个漩涡正在逼近工业自动化领域,将使供应商长期保有的业务模型变得陈旧,而不得不被抛弃。把握各应用场景中新旧技术的转换十分重要,这种转换正在塑造自动化新的格局。

近年来,不管是互联网企业跨界,还是传统的工业企业转型,各公司对于“云+”的前景都有自己的考量与布局。在传统工业领域,对工业云高地的抢占意味着传统工业模式正面临着颠覆,同时也打开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随着西门子、通用电气(GE)、施耐德以及霍尼韦尔等众多企业纷纷着眼抢占工业数据,搭建工业云平台,上述场景的到来也指日可待。目前来看,新样式的工业技术渴求新的技术平台,而市场空间也就此间孕育。工业云技术所带来的颠覆将会由新的软件技术所统领,而非硬件技术所驱动,特别是云计算技术主导的分布式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