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涂法制备CuO/PS纳米复合超疏水层
采用旋涂法制备了 CuO/ 聚苯乙烯 (PS) 纳米复合超疏水层。本研究旨在确定煅烧温度对 CuO/PS 纳米复合材料薄层的接触角、形貌和能隙的影响。使用高能三维研磨 (HEM-3D) 方法 20 小时将铜粉制备成氧化铜 (CuO) 纳米颗粒。使用的煅烧温度变化为 100℃ 、 150℃ 、 180℃ 、 200℃ 、 300℃ 。在本研究中,使用 X 射线衍射 (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和紫外 - 可见(UV-Vis) 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分析。接触角是用座滴法测定的。结果表明 , 煅烧温度影响纳米复合材料薄膜的接触角。在 200°C 的温度下,在 162° 时获得*大接触角。 SEM 分析结果表明, 在 200°C的温度下,颗粒尺寸为62.91 nm,颗粒均匀分布在复合材料层中。 200°C 时的能隙为 2.03 eV 。我们发现在 200℃ 合成的 CuO/PS 具有超疏水性。
关键词: 氧化铜,煅烧温度,接触角,能隙
介绍
与超疏水层相关的研究*近吸引了全世界研究人员的注意力。这种超疏水涂层是通过模仿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现象而产生的,例如荷叶。这种现象被称为“荷叶效应”。荷叶表面是超疏水的,因为它可以对叶片表面产生高的水接触角 (WCA>150 ° ) 。
超疏水涂层具有自清洁能力。 因此,超疏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建筑 ( 玻璃和高层建筑涂料 ) 、汽车 ( 超疏水汽车涂料 ) 、生物医学设备、交通运输 ( 航天运输的防腐表面 ) 和太阳能电池板。
已经在 CuO/PS 超疏水层的合成中获得了 CuO 的*佳浓度。*佳浓度是 1 M 。然而,*佳温度是未知的。这种*佳温度信息对于进一步超疏水涂层的制造是重要的。本文解释了在玻璃基底上制作疏水涂层的过程,该过程使用从西苏门答腊的天然铜还原的 CuO 纳米颗粒填料,并使用聚苯乙烯基质作为疏水感应器。在不同的煅烧温度下进行合成,以观察对 CuO/PS 纳米复合薄膜的接触角、表面形态和能隙的影响。
实验部分
氧化铜纳米粒子制备
通过高能三维研磨 (HEM-3D) 方法 20 小时制备氧化铜纳米颗粒粉末。得到的氧化铜浓度为 90.63% 。
疏水层的相形成
向 1 M CuO 粉末中加入 15mL 四氢呋喃 (THF) 和 1g 聚苯乙烯。然后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该溶液60min 。 然后,使用旋涂机以 1000rpm 的速度将溶液涂覆在玻璃基板的表面上 15s 。然后在室温下干燥 30 分钟并退火 60 分钟。之后,该层在 100℃ 、 150℃ 、 180℃ 、 200℃ 、和 300℃ 的不同煅烧温度下煅烧 1h ,加热速率为 3 ℃/min 。
结果与讨论
图 2 显示了 100℃ 、 150℃ 、 180℃ 、 200℃ 和 300℃ 的煅烧温度变化对 CuO/PS 纳米复合材料层接触角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在 200℃ 的温度下接触角*大。在 200℃ 的温度下,颗粒尺寸*小。从使用 SEM 的表面结构分析的结果来看, 纳米尺寸的颗粒均匀地分布在复合涂层的表面上,并且有助于表面粗糙度。这种表面粗糙度增加了材料的疏水性。 空气被截留在表面之间,防止水进入表面。与水相互作用的颗粒表面积变小。 根据 Cassie & Baxter 模型,颗粒与水相互作用的表面积越小,形成的接触角越大。
图 2. 煅烧温度变化为 100℃(a) , 150℃(b) , 180℃(c) , 200℃(d) , 300℃(e) 时 CuO/PS 纳米复合材料的接触角。
CuO/PS 纳米复合材料层在煅烧温度 100℃ 、 150℃ 、 180℃ 、 200℃ 和 300℃ 每次变化时,为其表面形貌提供了颗粒尺寸、颗粒分布和所得表面层均匀性的信息。通过比较不同煅烧温度下表面形貌的 SEM 图像,可以看出煅烧温度对层形貌的影响。图 3 显示了在放大 15000倍下基于每个煅烧温度的 SEM 图像的 CuO/PS 层的表面形态。
图 3. 氧化铜形貌的扫描电镜成像结果。 CuO/PS 纳米复合材料层,放大 15000 倍,煅烧温度为 100°C(a) 、 150°C(b) 、 180°C(c) 、 200°C(d) 、 300°C(e)。
图 4 显示了基于放大 35000 倍的每个煅烧温度的 SEM 图像的 CuO/PS 纳米复合材料薄层的表面形态。
图 4. 放大 35000 倍的煅烧温度为 100°C(a) 、 150°C(b) 、 180°C(c) 、 200°C(d) 和 300 ℃ (e)的 CuO/PS 纳米复合材料层的 SEM 成像形貌的结果。
图 3 和 4 表明图像中存在纳米复合材料 CuO/PS 尚未完全转化的情况。基于 SEM 成像结果,100℃ 、 150℃ 、 180℃ 、 200℃ 和 300℃ 的温度变化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 31.77nm 、 40.78nm 、 48.91nm 、 50.58nm 、 62.91nm 和 78.35nm 。 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了煅烧温度对 CuO/PS 晶粒尺寸以及流体和层表面之间的接触角的影响。 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在图 5 中看到。
图 5. 温度煅烧与粒度和接触角的关系图。
图 5 表明 CuO 颗粒的粒径值随着温度的提高,接触角值会提高, 除了在 300℃ 时接触角下降。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晶粒尺寸上,随着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用于溶解 CuO/PS 的溶液蒸发了,所以它是极性的并增加了表面的粗糙度。该因素影响表面湿度水平,因此它是超疏水的。因此,在表面分子和同样是极性的 H
2
O 分子之间会有吸引力。疏水材料的涂层可以改变表面,使基底趋于非极性。由于煅烧温度处理,纳米复合材料层上的接触角有显著变化。当从 100℃ 煅烧时,接触角增加,并在 200℃ 达到其*高值,然而,当煅烧温度增加到 300℃ 时,接触角减小。
在 200 ℃的煅烧中,有足够大的变化,接触角是 162 °。该接触角值是其他温度中*高的。这是因为由于加热,在涂层表面上存在纳米颗粒的形成过程,使得粗糙度水平变高。当使用 300 ℃煅烧加热涂层时,接触角再次下降到 124 ℃。这是因为温度太高导致表面上的颗粒开始聚集并减少表面积。
许多突起使得每个颗粒具有高粗糙度。突起是具有聚集的纳米级的 CuO 颗粒。 在CuO复合层/聚苯乙烯中形成的分级结构影响疏水性水平。 这是由于测试表面上的水滴,空气被截留在粗糙度的中间。基于 Cassie-Baxter 模型,与水相互作用的颗粒表面积越小,形成的接触角越大。这就是表面疏水或防水的原因。初级粒子始于 CuO 分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并以纳米顺序形成。当煅烧温度高时,颗粒倾向于聚集成次级粒子。然后这些粒子聚集成更大的微米级。然而,纳米颗粒仍然在团簇表面形成,形成结构层次。
结论
研究表明,煅烧温度影响 CuO/PS 纳米复合薄膜的接触角、形貌和能隙。 煅烧温度的增加影响水和薄层表面之间的接触角。 在 200℃ 的温度下,在 162℃ 获得*大接触角。 温度的增加影响CuO/PS纳米复合薄层的形态,当温度为200℃时形成均匀的表面。煅烧温度的增加影响能隙,在300℃煅烧获得的*小能隙为1.97 eV。
上海卷柔新技术光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光学仪器及其零配件的高科技企业,公司2005年成立在上海闵行零号湾创业园区,专业的光电镀膜公司,技术背景依托中国科学院,卷柔产品主要涉及光学仪器及其零配件的研发和加工;光学透镜、反射镜、棱镜,平板显示,安防监控等光学镀膜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为全球客户提供上等的产品和服务。
采用德国薄膜制备工艺,形成了一套具有严格工艺标准的闭环式流程技术制备体系,能够制备各种超高性能光学薄膜,包括红外薄膜、增透膜,ARcoating,激光薄膜、特种薄膜、紫外薄膜、x射线薄膜,应用领域涉及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美容、医用激光器、光学科研,红外制导、面部识别、VR/AR应用,博物馆,低反射橱窗玻璃,画框,工业灯具照明,广告机,点餐机,电子白板,安防监控等。
卷柔新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生产线【sol-gel溶胶凝胶法镀膜线】,这条生产线能够生产全球先进的减反射玻璃。镀膜版面可达到2440*3660mm,玻璃厚度从0.3mm到12mm都可以,另外针对PC,PMMA方面的增透膜也具有量产生产能力。ARcoating减反膜基本接近无色,色彩还原性好,并且可以避免了磁控溅射的缺点,镀完增透膜后玻璃可以做热弯处理和钢化处理以及DIP打印处理。这个**难度和具有很好的应用性,新意突出,实用性突出,湿法镀膜在价格方面也均优于真空磁控的干法。
卷柔减反射(AR)玻璃的特点:高透,膜层无色,膜硬度高,抗老化性强(耐候性强于玻璃),玻璃长期使用存放不发霉,且有一定的自洁效果.AR增透减反膜玻璃产品广泛应用于**文博展示、低反射幕墙、广告机玻璃、节能灯具盖板玻璃、液晶显示器保护玻璃等多行业。
我们的愿景:卷柔让光学更具价值!
我们的使命:有光的地方就有卷柔新技术!
我们的目标:以高质量的产品,优惠的价格,贴心的服务,为客户提供优良的解决方案。
上海卷柔科技以现代镀膜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通过镀膜设备、镀膜加工、光学镀膜产品服务于客户,努力为客户创造新的利润空间和竞争优势,为中国的民族制造业的发展贡献力量。